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通史论文--史料论文

经籍会通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7-9页
第一章 会通思想的起源和流变第9-15页
 第一节 会通观念滥觞于孔子的鉴往知来思想第9-11页
 第二节 会通思想的发展变化第11-15页
第二章 胡应麟以前体现会通思想的主要著述及对胡氏之启发或影响第15-22页
 第一节 会通思想在史学领域和文献学上的凸现形态第15-18页
  一、《尚书》和《史记》第15-16页
  二、《通鉴》及“会通”观念在《春秋辨疑》中的明确提出第16-17页
  三、类书与会通之义第17-18页
 第二节“三通”之镜鉴第18-22页
  一、杜佑《通典》的师古通变第18-19页
  二、郑樵《通志》的会通博雅第19-21页
  三、马端临《文献通考》的会通特色第21-22页
第三章 《经籍会通》的主要内容与会通之道第22-52页
 第一节《经籍会通·述源流第一》对图籍存亡曲线的勾勒第22-27页
  一、学术文化的盈缩大势第22页
  二、图籍盛聚大厄各八论第22-23页
  三、公私藏书数目的多寡与异同第23-27页
 第二节《经籍会通·述类例第二》对历代书目的论析第27-35页
  一、历代书目的类型划分第27页
  二、分类体系的演变轨迹第27-31页
  三、经史子集的关系串接第31-33页
  四、二级类目的溯源讨流第33-34页
  五、书籍归类的纠谬摘瑕第34-35页
 第三节《经籍会通·述遗轶第三》对佚书及伪书的梳理第35-45页
  一、托名三皇五帝和三王时代、春秋之前的古书第35-36页
  二、后出非伪的古书第36-37页
  三、孔门后学的著述第37页
  四、刻意模拟儒家经典的著作第37-39页
  五、六朝以前同名异书的情状第39-42页
  六、先秦至宋代书名怪异的子書第42-43页
  七、唐以前的冷僻子書第43-44页
  八、前代对残阙典籍的护惜精神第44-45页
 第四节《经籍会通·述见闻第四》对印刷术和明代书籍流通状况的考量第45-51页
  一、印刷术的兴起与功效第45-46页
  二、明代刻书中心的分布第46-47页
  三、明代图书贸易的盛况第47-48页
  四、鉴别版本优劣的标尺第48-49页
  五、读书家与藏书家之分第49-51页
 第五节 《经籍会通》的会通之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APD及SRAP标记在中国枣属植物系统分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