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水中有机物分析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降解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饮用水中的微量有机物简介 | 第15-16页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简介 | 第16-19页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定义 | 第16页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来源及分类 | 第16-17页 |
·内分泌干扰物的性质及危害 | 第17-19页 |
·饮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 | 第19页 |
·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 | 第19-21页 |
·常规处理工艺 | 第19-20页 |
·深度处理技术 | 第20-21页 |
·太原呼延水厂处理工艺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引黄工程沿途污染源调查 | 第24-30页 |
·引黄工程简介 | 第24-26页 |
·引黄工程概况 | 第24页 |
·研究重点 | 第24-26页 |
·头马营—汾河水库河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第26页 |
·头马营—汾河水库水质现状 | 第26页 |
·头马营—汾河水库沿岸主要支流水质现状 | 第26页 |
·头马营—汾河水库沿岸区域污染源调查 | 第26-29页 |
·工业企业污染源 | 第26-27页 |
·生活污染源 | 第27-28页 |
·农业污染源 | 第28页 |
·畜禽养殖污染源 | 第28页 |
·河流内源污染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引黄水中的TOC和UV254分析 | 第30-35页 |
·TOC和UV254简介 | 第30页 |
·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水样保存 | 第30-32页 |
·采样点的布设 | 第30-31页 |
·采样时间 | 第31页 |
·采样方法 | 第31-32页 |
·水样的保存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测定原理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不同采样点的TOC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采样点的UV254变化分析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引黄水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5-44页 |
·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水样保存 | 第35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液—液萃取法萃取引黄水中的有机物 | 第35页 |
·GC—MS分析条件 | 第35-36页 |
·定性分析 | 第36页 |
·定量分析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引黄水中有机物含量分析 | 第36-41页 |
·引黄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二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活性炭静态吸附研究 | 第44-52页 |
·活性炭的性质 | 第44-45页 |
·活性炭的性质 | 第44页 |
·活性炭吸附机理 | 第44-45页 |
·活性炭的选择、性能参数 | 第45页 |
·活性炭静态处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双酚A | 第45-50页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双酚A简介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二种内分泌干扰物活性炭动态吸附研究 | 第52-56页 |
·简介 | 第52页 |
·实验设计 | 第52-54页 |
·吸附柱的穿透曲线 | 第52页 |
·吸附柱的设计 | 第52-53页 |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53页 |
·吸附量和穿透时间的计算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第54-55页 |
·流速对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总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