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公司论文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2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8-10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1页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页
 五、本文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第12-19页
 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模式第12页
 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第12-14页
  (一)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正向作用─监管第13页
  (二)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反向作用─侵占第13-14页
 三、内部人持股与公司治理第14-15页
  (一) 内部人持股对公司治理的正向作用─利益收敛第14页
  (二) 内部人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反向作用─管理者职位固守第14-15页
 四、持股者身份与公司治理第15-19页
  (一) 国有股与公司治理第15-16页
  (二) 法人股与公司治理第16-17页
  (三) 社会公众股与公司治理第17页
  (四)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第17-19页
第三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第19-27页
 一、股权结构与经营激励第20-21页
 二、股权结构与代理权竞争第21-22页
 三、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第22-23页
 四、股权结构与收购兼并第23-27页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状况第27-41页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状况与特征第27-33页
  (一) 未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第29-30页
  (二) 股权向单个股东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十分突出第30-32页
  (三) 法人股在股权结构中所占比重上升第32-33页
  (四) 社会流通股股权分散第33页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一) 法律规制存在差异第35页
  (二) 缺乏股份制经济的内在驱动力第35-36页
  (三) 传统的国家所有权和公有制理论的束缚第36-37页
  (四) 国有股权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第37页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7-41页
  (一) 股权结构不合理第37-38页
  (二) 政府职能不规范第38页
  (三) 法律自我实施机制尚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存在障碍第38页
  (四) 公司运作的内部人控制和关键人模式第38-39页
  (五) 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第39页
  (六) 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第39页
  (七) 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社会文化第39页
  (八)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第39-41页
第五章 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状况的政策性建议与措施第41-51页
 一、上市公司治理目标价值取向第41-45页
  (一) 股东治理第41-42页
  (二) 利益相关者治理第42-43页
  (三) 社会责任治理第43-45页
 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性建议与措施第45-51页
  (一) 完善法律环境第45-46页
  (二) 建立有效的政府管制第46页
  (三) 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第46-47页
  (四) 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第47页
  (五) 调整股权结构:由“一股独大”到多个大股东制衡第47-48页
  (六)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48-49页
  (七) 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49页
  (八) 健全董事会制度第49-50页
  (九)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语第51-5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合同中的附随义务
下一篇:在线支付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