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页 |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框架结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18页 |
第2章 服务外包理论基础概述 | 第18-27页 |
·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第18-19页 |
·服务外包的概念 | 第18页 |
·服务外包的分类 | 第18-19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9-21页 |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 | 第19-20页 |
·交易费用理论的深入 | 第20-21页 |
·交易费用与外包 | 第21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1-23页 |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24-27页 |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24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27页 |
第3章 山东省服务外包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动因分析 | 第27-35页 |
·山东省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27-32页 |
·山东省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山东省服务外包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第30-32页 |
·山东省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32-35页 |
·外部动因分析 | 第32-33页 |
·内部动因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山东省服务外包发展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服务外包经济效应概述 | 第35-36页 |
·山东省服务外包发展绩效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就业效应分析 | 第37-40页 |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第42-45页 |
·山东省具体分析 | 第45-48页 |
第5章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发展对比 | 第48-64页 |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发展概况对比 | 第48页 |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区位差异 | 第48-51页 |
·地理区位差异 | 第49页 |
·社会人文区位差异 | 第49-51页 |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市场主体对比 | 第51-53页 |
·服务外包企业的业务方面 | 第51-52页 |
·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建设方面 | 第52页 |
·外包园区建设方面 | 第52页 |
·集群效应的发挥情况 | 第52-53页 |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竞争力对比 | 第53-58页 |
·资源要素 | 第53-54页 |
·地区需求 | 第54页 |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 第54-57页 |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 第57页 |
·政策与机遇 | 第57-58页 |
·山东省与辽宁省服务外包经济效应对比 | 第58-62页 |
·就业效应 | 第58-59页 |
·技术溢出效应 | 第59-60页 |
·产业结构效应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第6章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 第64-72页 |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 | 第64-69页 |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分析 | 第64-65页 |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劣势分析 | 第65-67页 |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机遇分析 | 第67-68页 |
·山东省承接服务外包的威胁分析 | 第68-69页 |
·加快发展山东省服务外包的政策性建议 | 第69-72页 |
·宏观环境的优化方面 | 第69-70页 |
·微观主体的发展方面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注释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