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甘肃农村“妇小贷”受众满意度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6页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创新点第16-19页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框架第17页
        1.4.3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农村“妇小贷”受众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妇小贷”第19页
        2.1.2 满意度第19-20页
        2.1.3 忠诚度第20-21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普惠金融理论第21-22页
        2.2.2 赋权理论第22-23页
        2.2.3 顾客满意度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甘肃“妇小贷”实施现状第25-33页
    3.1 甘肃实施“妇小贷”的政策演进第25-27页
    3.2 甘肃实施“妇小贷”的运作模式第27-30页
    3.3 甘肃实施“妇小贷”的主要成效第30-33页
第四章“妇小贷”受众满意度的测评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33-41页
    4.1 测评模型设计第33-35页
        4.1.1 相关文献第33-34页
        4.1.2 测评模型第34-35页
    4.2 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第35-38页
        4.2.1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第35-36页
        4.2.2 指标体系设置第36页
        4.2.3 指标量化与权重测算第36-37页
        4.2.4 指标体系合理性第37-38页
    4.3 数据获取与样本基本情况第38-41页
        4.3.1 数据来源第38页
        4.3.2 调查问卷和数据收集第38-39页
        4.3.3 样本基本情况第39-41页
第五章 甘肃农村“妇小贷”受众满意度分析第41-47页
    5.1 满意度状况分析第41-43页
    5.2 总体满意度计算第43-45页
        5.2.1 因子分析第43-45页
        5.2.2 总体满意度第45页
    5.3 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系第45-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47-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7-48页
        6.1.1“妇小贷”通过赋权农村妇女,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第47页
        6.1.2“妇小贷”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方式,有效缓解了贫困女性化现象第47页
        6.1.3“妇小贷”的实施正逢其时,已显现其“撬动”效应第47-48页
        6.1.4“妇小贷”颇受农村妇女欢迎,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亟待完善第48页
    6.2 提高甘肃农村“妇小贷”受众满意度的若干建议第48-50页
        6.2.1 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第48-49页
        6.2.2 维持借贷金额第49页
        6.2.3 创新担保形式第49页
        6.2.4 提高贷款妇女抗风险能力第49页
        6.2.5 建立“妇小贷”工作长效机制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伴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Bs-208制剂保护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