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箱涵顶进引起的地层移动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顶进箱涵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外顶管及盾构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外箱涵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本选题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背景工程概况 | 第22-27页 |
·项目概况 | 第22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22-24页 |
·工程施工概况 | 第24-27页 |
·管棚 | 第24-25页 |
·洞口门框梁 | 第25页 |
·泥浆系统 | 第25页 |
·顶进施工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土体扰动机理的研究 | 第27-39页 |
·控制地层损失的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地表变形原因分析 | 第27页 |
·理论计算 | 第27-28页 |
·孔隙水压力变化理论 | 第28-30页 |
·管棚的力学机理分析和应用 | 第30-34页 |
·管棚的力学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原理应用 | 第31-34页 |
·注浆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4-37页 |
·注浆材料及性能 | 第34-35页 |
·注浆的作用机理 | 第35-36页 |
·注浆对土层移动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箱涵顶进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 | 第39-64页 |
·FLAC~(3D)的基本理论 | 第39-48页 |
·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模型 | 第39-41页 |
·数值方法 | 第41-47页 |
·计算执行 | 第47-48页 |
·箱涵顶进施工的FLAC~(3D)数值模拟 | 第48-49页 |
·计算模型 | 第48页 |
·计算参数 | 第48-49页 |
·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49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63页 |
·路面竖向位移分布 | 第50-52页 |
·路面水平位移分布 | 第52-54页 |
·管棚复合体水平位移分布 | 第54-56页 |
·基底水平位移分布 | 第56-58页 |
·对比分析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顶进箱涵工程的现场监测与分析 | 第64-86页 |
·现场监测目的和内容 | 第64-66页 |
·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64-65页 |
·现场监测目的 | 第65页 |
·现场监测内容 | 第65-66页 |
·测试方法和原理 | 第66-69页 |
·现场监测数据采集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69-80页 |
·现场监测点的布置 | 第69-70页 |
·地表的位移 | 第70-71页 |
·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 | 第71-73页 |
·深层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 | 第73-74页 |
·箱涵顶力设计与监测 | 第74-78页 |
·涵土接触应力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8-79页 |
·水位高程的分析 | 第79-80页 |
·顶进轴线偏差 | 第80页 |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0-82页 |
·减小地层位移的控制措施 | 第82-85页 |
·改善土体特性 | 第82页 |
·控制开挖面的稳定 | 第82-83页 |
·控制注浆 | 第83页 |
·控制顶进时的方向及纠偏 | 第83-84页 |
·施工监测与应急措施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