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企业成长性研究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外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 第14-18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 第18-20页 |
·现有理论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3页 |
·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影响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外部因素 | 第27-30页 |
·国民经济增长水平 | 第28页 |
·国家经济政策 | 第28页 |
·市场环境与市场条件 | 第28-29页 |
·法律、金融等制度影响 | 第29页 |
·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 | 第29-30页 |
·影响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 第30-32页 |
·企业的产业特性 | 第30页 |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理财观念 | 第30-31页 |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能力 | 第31页 |
·知识及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31页 |
·企业的市场能力 | 第31-32页 |
·企业文化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 | 第33-40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择 | 第33-36页 |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3-34页 |
·财务类指标选取 | 第34-35页 |
·非财务类指标选取 | 第35-36页 |
·成长性评价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模型构建 | 第36页 |
·模型描述 | 第36-37页 |
·成长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及选择 | 第37-39页 |
·常用评价方法概述 | 第37-39页 |
·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 | 第40-60页 |
·原始数据收集 | 第40-42页 |
·样本公司选择 | 第40-42页 |
·样本公司指标数据收集 | 第42页 |
·实证过程及有效性检验 | 第42-49页 |
·实证过程 | 第42-48页 |
·实证结果有效性检验 | 第48-49页 |
·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 | 第49-54页 |
·我国高技术企业整体成长状况 | 第49-50页 |
·成长性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 | 第50页 |
·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性 | 第50-52页 |
·根据各种能力得分划分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 | 第52-54页 |
·2006年高技术企业成长性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行业成长性对比 | 第55页 |
·不同成长模式的企业成长性对比 | 第55-56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56-59页 |
·政府提供有利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外部条件 | 第56-57页 |
·高技术企业自身创造其成长的内部条件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