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7-9页 |
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 第9-10页 |
正文 | 第10-44页 |
第一章 双边FTA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 第10-26页 |
一、双边FTA的概念、类型及内容 | 第10-12页 |
(一) 双边FTA的内涵和类型 | 第10页 |
(二) 双边FTA框架的基本内容 | 第10-12页 |
二、双边FTA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2-21页 |
(一) 贸易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二) 双边FTA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14-17页 |
(三) 双边FTA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 第17-18页 |
(四) 双边FTA与WTO多边贸易体制 | 第18-20页 |
(五) 双边FTA与“H&S”问题 | 第20-21页 |
三、全球双边FTA的发展历程及其新特点 | 第21-26页 |
(一) 双边FTA的历史溯源及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二) 新一代双边FTA的非传统特征 | 第23-24页 |
(三) 新一代双边FTA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国发展双边FTA的动因及条件分析 | 第26-36页 |
一、我国发展双边FTA的现状及趋势 | 第26-30页 |
(一)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进程及作用 | 第26-28页 |
(二)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前景与展望 | 第28-30页 |
二、我国发展双边FTA的现实动因 | 第30-34页 |
(一) 推动自身经济持续增长—基于总产出的实证分析 | 第30-32页 |
(二) 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与周边稳定 | 第32页 |
(三) 遏止贸易摩擦的连锁扩散效应 | 第32-33页 |
(四) 应对日趋复杂的东亚经济格局 | 第33页 |
(五) 争取双边经济一体化的主动权 | 第33页 |
(六) 提升在多边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 第33-34页 |
三、我国发展双边FTA的条件和障碍 | 第34-36页 |
(一)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基础和条件 | 第34页 |
(二)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中国发展双边FTA的战略思考 | 第36-44页 |
一、主要国家实施的双边FTA战略及其启示 | 第36-39页 |
(一) 美国的整体利益战略 | 第36页 |
(二) 澳大利亚的资源外交战略 | 第36-37页 |
(三) 韩国的多边行动战略 | 第37页 |
(四) 新加坡的自我保护战略 | 第37-38页 |
(五) 泰国的多元目标战略 | 第38页 |
(六) 启示 | 第38-39页 |
二、我国发展双边FTA的原则与战略重点 | 第39-42页 |
(一)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二) 我国发展双边FTA的战略重点 | 第40-42页 |
三、我国发展双边FTA的战略措施 | 第42-44页 |
(一) 加强我国参与双边FTA的总体战略规划 | 第42页 |
(二) 建立高效的双边FTA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三)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3页 |
(四) 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贸易环境 | 第43页 |
(五) 加强对外信息交流,以政治互信促互惠合作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