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浮出历史地表;关锦鹏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总述 | 第9-20页 |
·关锦鹏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9-12页 |
·虚幻的时空印记;关锦鹏时代的香港电影 | 第9-10页 |
·自我视域中身份的确认 | 第10-12页 |
·独树一帜;关锦鹏电影鲜明的艺术特点 | 第12-20页 |
·理性的思辨;合力作用下的艺术创作思维 | 第12-14页 |
·稳定而动态的风格意蕴 | 第14-16页 |
·本我的快慰与超脱;一种现实主义的表达程式 | 第16-20页 |
第2章 含蓄韵致的影像世界;关锦鹏人物刻画的艺术追求 | 第20-33页 |
·深入灵魂的刻画;对女性命运的书写 | 第20-24页 |
·女性视角的重新审视 | 第20-22页 |
·自由从压抑中突围;三种女性形象的烛照 | 第22-24页 |
·永远的陪衬;对男性主体的镜像呈示 | 第24-28页 |
·"男性至上"的否定与摧毁 | 第24-26页 |
·完美的颠覆;衰颓的男性形象 | 第26-28页 |
·另类的狂欢;暧昧之中的第三种身份 | 第28-33页 |
·第三种身份意识的认同 | 第28-30页 |
·淡蓝色的忧郁 边缘人的魅力 | 第30-33页 |
第3章 观众期待视野中的关锦鹏电影 | 第33-43页 |
·由文学研究引导出的电影理论 | 第33-36页 |
·期待视野的多元化阐释 | 第33-34页 |
·寻找平衡点;接受美学观点的内化 | 第34-36页 |
·视野的延伸;期待视野中的关锦鹏电影 | 第36-43页 |
·伦理文本中的"召唤结构" | 第36-38页 |
·所指视听语言的巧妙串联 | 第38-40页 |
·大众心理与社会心理的碰撞融合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