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逆反心理探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社会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第1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第11页
     ·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概述第15-21页
   ·逆反心理的内涵第15-16页
     ·“逆反心理”的界定第15-16页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界定第16页
   ·逆反心理的特征第16-17页
     ·主观性第16-17页
     ·抵触性第17页
     ·盲目性第17页
     ·顽固性第17页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第17-21页
     ·对大学生自身的影响第17-19页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第19页
     ·对教育工作者的消极影响第19-21页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现状第21-25页
   ·评价逆反第21-22页
     ·对正面宣传的反面思考第21页
     ·对榜样或先进人物的否定第21-22页
     ·对教育内容的厌烦第22页
   ·情绪逆反第22-23页
     ·抵触情绪第22页
     ·不信任情绪第22页
     ·反感情绪第22-23页
     ·不良情绪的认同第23页
   ·行为逆反第23-25页
     ·逃课现象的普遍化第23页
     ·课堂上的一意孤行第23页
     ·反其道而行第23-25页
4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第25-41页
   ·主观因素第25-29页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第25-26页
     ·自我意识和成人感的确定第26-27页
     ·好奇心的驱使第27-28页
     ·心理定势的影响第28-29页
   ·客观因素第29-41页
     ·社会因素第29-34页
     ·家庭因素第34-37页
     ·学校因素第37-41页
5 引导和疏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第41-64页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环境的协调性第41-50页
     ·优化社会环境,防止逆反心理的滋生第41-46页
     ·优化学校环境,提供克服逆反心理的有力保证第46-49页
     ·优化家庭环境,营造克服逆反心理的氛围第49-50页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50-58页
     ·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务实性第50-53页
     ·创新教育方法,讲究教育艺术第53-56页
     ·提高教育者素质,占领教育的主阵地第56-58页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第58-64页
     ·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第59页
     ·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第59-62页
     ·构建自我教育的心理环境第62-64页
6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一第70-73页
附录二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培养研究
下一篇:德州一中人防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