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地质勘探论文

华北地块北缘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第一节 大陆玄武岩及深源包体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15页
 第二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四节 主要工作量和主要成果第18-20页
  1.工作量第18页
  2.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8-20页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东部地质与成矿基本特征第20-24页
 1.区域地质第20-22页
 2.区域成矿第22页
 3.深源包体及其时空分布第22-24页
第三章 华北地块北缘太行重力梯度两侧地幔岩包体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比较的研究第24-68页
 第一节 各地包体岩石化学对比第26-35页
  1.包体的岩相学第26-27页
  2.包体的岩石化学第27-30页
  3.讨论第30-35页
 第二节 研究区橄榄岩包体的REE和微量元素第35-42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35-37页
  2.讨论第37-42页
 第三节 研究区橄榄岩包体铂族元素对比第42-51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43-44页
  2.讨论第44-51页
 第四节 地幔岩包体中的Au、Mo、W及其东西比较第51-67页
  1.样品采集、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第51页
  2.Au与主量元素CaO的相关性第51-53页
  3.Au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第53-56页
  4.Au与PGE的相关性第56-58页
  5.新生代地幔岩包体Au、Mo、W的空间分布比较第58-67页
 第五节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华北北南两缘地幔岩包体及其与成矿关系的比较研究第68-108页
 第一节 华北北南两缘地质矿产基本特征第68-70页
 第二节 各地包体岩相学和岩石化学对比第70-79页
  1.岩相学对比第70-71页
  2.包体的岩石化学第71-75页
  3.讨论第75-79页
 第三节 各类包体的REE和微量元素第79-84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79-81页
  2.包体的REE分布比较第81-83页
  3.包体的不相容元素分布比较第83-84页
 第四节 各地包体铂族元素对比第84-89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84-85页
  2.各地地幔岩包体PGE分布特征第85-89页
 第五节 讨论第89-107页
  1.国内外古老地体与成矿关系的比较分析第89-90页
  2.Cr、Ni、Fe、Au、Mo、W的地球化学性质第90-95页
  3.包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成矿关系的耦合性第95-107页
 第六节 小结第107-108页
第五章 河北大麻坪不同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的比较研究第108-128页
 第一节 各类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对比第108-115页
  1.岩相学第108-109页
  2.岩石化学第109-111页
  3.讨论第111-115页
 第二节 各类深源包体的REE和微量元素第115-120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115-117页
  2.讨论第117-120页
 第三节 深源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中Au、Mo、W的比较第120-127页
  1.样品的采集、分析方法和结果第120-122页
  2.讨论第122-127页
 第四节 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第128-136页
 第一节 金、钼、钨的地球化学性质比较第128-134页
  1.Au、Mu、W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第128-132页
  2.Au、Mo、W在各圈层中的分布及地球化学行为第132-134页
 第二节 结论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5页
深源包体图版及图版说明第155-177页
致谢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微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芯体设计与制作工艺研究
下一篇:大丽花名优品种的引种栽培与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