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4-29页 | 
|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4-21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16-17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7-18页 | 
| ·按电极材料分类 | 第17页 | 
| ·按储能机理分类 | 第17页 | 
| ·按结构及电极反应分类 | 第17-18页 | 
|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指标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主要性能指标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19-21页 | 
|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 ·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炭材料 | 第21-24页 | 
| ·金属氧化物 | 第24页 | 
| ·导电聚合物 | 第24页 | 
| ·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 ·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第26页 | 
| ·本课题的学术构想及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 ·学术构想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仪器设备、试剂 | 第29-34页 |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9-30页 | 
| ·炭材料 | 第29页 | 
| ·化学试剂 | 第29-30页 | 
| ·组装电容器所用材料 | 第30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 ·活性炭样的制备及表征 | 第31页 | 
| ·活性炭电极的制作 | 第31页 | 
| ·电容器的装配 | 第31页 | 
| ·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电容器性能参数计算依据 | 第32-34页 | 
| ·比电容 | 第32-33页 | 
| ·其它性能参数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木炭基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 第34-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 ·木炭的预处理 | 第34页 | 
| ·炭材料制备和电容器制作正交实验表设计 | 第34-35页 | 
| ·活性炭样的制备与自动氮吸附法表征 | 第35-36页 | 
| ·电极制作、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2页 | 
| ·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 | 第36-39页 | 
| ·吸附-脱附等温线 | 第36-37页 | 
| ·比表面积和孔容 | 第37-38页 | 
| ·孔径分布 | 第38-39页 | 
| ·制备条件对炭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对BET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对炭材料收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0-50页 | 
| ·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性能 | 第40-41页 | 
| ·制备条件对比电容的影响 | 第41-46页 | 
| ·等效串联内阻及库仑效率分析 | 第46页 | 
| ·循环伏安特性研究 | 第46-49页 | 
| ·漏电流的分析 | 第49-50页 | 
| ·最优化制备条件 | 第50-51页 | 
| ·EDLC循环充放电稳定性 | 第51-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椰壳基活性炭超电容器的性能研究 | 第54-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 ·椰壳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 第54页 | 
| ·炭电极制作和电容器的组装及测试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 ·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 | 第54-56页 | 
| ·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6-65页 | 
| ·恒流充放电性能 | 第56-57页 | 
| ·比电容 | 第57-59页 | 
| ·等效串联内阻及库仑效率 | 第59-60页 | 
| ·循环伏安特性 | 第60-62页 | 
| ·漏电流 | 第62-63页 | 
|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对比电容的影响 | 第63-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有机电解液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7-8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 ·集流体的选择与制作 | 第67页 | 
|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 第67-68页 | 
| ·电解质体系的选择 | 第67-68页 | 
| ·Et_4NBF_4/PC溶液的配制 | 第68页 | 
| ·电极制备和电容器组装 | 第68页 | 
| ·电容器的测试 | 第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 ·隔膜材料的影响 | 第68-69页 | 
| ·电解质溶液的影响 | 第69-71页 | 
|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 ·电解质种类的影响 | 第70-71页 | 
| ·自制活性炭样与商品活性炭性能的比较 | 第71-77页 | 
| ·炭样吸附曲线及比表面积参数的比较 | 第71-73页 | 
| ·质量比电容 | 第73页 | 
| ·循环伏安性能分析 | 第73-74页 | 
| ·漏电流分析 | 第74-75页 |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75-76页 | 
| ·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比较 | 第76-77页 | 
|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对比电容的影响 | 第77-81页 | 
| ·所选炭样的比表面积及孔容参数分析 | 第77-78页 | 
| ·炭样的质量比电容 | 第78-79页 | 
| ·比表面积对质量比电容的影响 | 第79-80页 | 
| ·孔容与质量比电容的关系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