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沉积岩论文--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论文

孤岛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2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0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论文研究投入的工作量第11页
   ·主要成果第11-1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21页
   ·区域构造背景及特征第12-13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13-17页
     ·地层系统划分第13-14页
     ·主要界面特征第14-15页
     ·岩性特征第15-17页
   ·孤岛潜山的基本特征第17-21页
     ·孤岛潜山构造基本特征第17-19页
     ·孤岛潜山地史特征第19-21页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第21-25页
   ·沉积相的划分第21页
   ·沉积相特征第21-24页
     ·风化残积相第21-22页
     ·碳酸盐台地第22-23页
     ·台地边缘相第23页
     ·碳酸盐岩缓坡相第23-24页
   ·沉积演化简史第24-25页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第25-32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25页
   ·成岩作用特征第25-30页
   ·成岩作用与相带的关系第30-32页
第五章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第32-57页
   ·储集岩石类型第32-33页
     ·灰岩类第32页
     ·白云岩类第32页
     ·岩溶岩类第32-33页
   ·储集空间第33-37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33-35页
     ·储集岩与储集空间的组合特征第35-37页
   ·储集物性研究第37-44页
     ·孔隙度测试结果第37-40页
     ·渗透率测试结果第40-42页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分析第42-44页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体系的岩芯、录井、测井表征第44-57页
     ·储层(缝洞段)发育段的岩芯表征第44-45页
     ·储层(缝洞段)发育段的钻井录井表征第45页
     ·储层(缝洞段)发育段测井判识第45-57页
       ·储层(缝洞段)井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判识第45-48页
       ·储层(缝洞段)FMI与常规测井缝洞对比识别特征第48-50页
       ·储层(缝洞段)常规测井判识第50-57页
第六章 储层储集空间体系的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第57-71页
   ·储层缝洞特征第57-60页
     ·缝洞成因组合体系类型第57页
     ·储集空间体系特征第57-60页
   ·储层缝洞的分布规律第60页
   ·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机制第60-64页
   ·储层缝洞系统的主控因素第64-71页
     ·沉积体系对储层缝洞形成的控制作用第64-65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缝洞形成的控制作用第65-67页
     ·构造作用对储层缝洞形成的控制作用第67-71页
第七章 储层分布规律和储层评价第71-79页
   ·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第71页
   ·储层评价第71-77页
     ·风化壳型储层第73-74页
     ·内幕储层第74-77页
   ·有利储层预测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91页
图版说明及图版第91-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群环境下的VLBI软件相关处理方法研究
下一篇:通信、导航、识别通用信号处理板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