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民国时期祭孔制度的变化(1912年-1934年) | 第10-36页 |
(一) 南京临时政府——由大祀到“孔子诞日”纪念会 | 第10-13页 |
(二) 北洋政府时期——大祀的恢复和变化 | 第13-21页 |
(三) 南京国民政府——祭孔由中断到“孔子诞辰纪念” | 第21-36页 |
1,1928年大学院废除祀孔及其社会反响 | 第21-24页 |
2,1928年围绕取消“衍圣公”封号及没收祀田的斗争 | 第24-27页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尊孔读经的一系列表现 | 第27-30页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尊孔读经兴起的原因 | 第30-36页 |
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孔子诞辰纪念活动 | 第36-59页 |
(一) 孔诞纪念日子的确定和孔诞纪念法令的出台 | 第36-38页 |
(二) 曲阜祭孔大典 | 第38-41页 |
(三) 南京祭孔大典 | 第41-43页 |
(四) 其他地方的祭孔典礼 | 第43-48页 |
(五) 社会各界对孔诞纪念的反响 | 第48-59页 |
三、1934年孔子诞辰纪念的社会影响 | 第59-71页 |
(一) 孔子诞辰纪念成为国民政府的定制 | 第59-61页 |
(二) 尊孔读经潮流的兴起 | 第61-64页 |
(三) 关于尊孔是否复古和是否需要读经的争论 | 第64-68页 |
(四) 学界对孔子研究的深入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