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1-2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1 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10页 |
| 1-2-2 本文研究的交通问题 | 第10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2-18页 |
| §2-1 国内外在停车规划的现状及经验 | 第12-14页 |
| 2-1-1 国外城市在停车规划的现状及经验 | 第12-13页 |
| 2-1-2 国内城市在停车规划的现状及经验 | 第13-14页 |
| §2-2 停车选址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梯度场理论的引进 | 第14-18页 |
| 2-2-1 现状停车选址模型研究及分析 | 第14-16页 |
| 2-2-2 问题研究及引入梯度场模型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基于梯度场理论的停车场选址模型 | 第18-32页 |
| §3-1 场理论概述 | 第18页 |
| 3-1-1 场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 3-1-2 梯度与梯度场 | 第18页 |
| §3-2 梯度场在经济空间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3-2-1 产出函数的梯度场模型及其应用 | 第18-19页 |
| 3-2-2 产业关联梯度场模型及其应用 | 第19-20页 |
| §3-3 本文运用梯度场理论的思路 | 第20-21页 |
| §3-4 城市公共停车场选址的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 3-4-1 停车场选址影响因素 | 第21页 |
| 3-4-2 道路交通阻抗分析 | 第21-24页 |
| §3-5 建立模型 | 第24-32页 |
| 3-5-1 概述 | 第24-25页 |
| 3-5-2 数据采集 | 第25-28页 |
| 3-5-3 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 3-5-4 模型建立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停车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 第32-42页 |
| §4-1 机动车停车设施分类 | 第32-33页 |
| 4-1-1 按照停车场地的规划性质划分 | 第32页 |
| 4-1-2 按照停车设施用地性质划分 | 第32页 |
| 4-1-3 其他 | 第32-33页 |
| §4-2 机动车停车方式 | 第33页 |
| §4-3 停车设施建设管理 | 第33-34页 |
| §4-4 各类停车设施使用特征 | 第34-35页 |
| §4-5 停车场规化方法 | 第35-42页 |
| 4-5-1 停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35页 |
| 4-5-2 停车需求预测 | 第35-39页 |
| 4-5-3 停车需求预测分析及布局原则 | 第39-41页 |
| 4-5-4 停车设施选址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实例应用——滨海新区停车规划 | 第42-66页 |
| §5-1 滨海新区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 5-1-1 滨海新区交通概况与发展特点 | 第42页 |
| 5-1-2 滨海新区机动车停车设施总规模 | 第42-43页 |
| 5-1-3 滨海新区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现状 | 第43-44页 |
| 5-1-4 滨海新区停车场分布图 | 第44-45页 |
| 5-1-5 滨海新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建管现状 | 第45页 |
| §5-2 停车需求预测 | 第45-52页 |
| 5-2-1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及滨海新区的概况 | 第45-51页 |
| 5-2-2 停车泊位的预测 | 第51-52页 |
| §5-3 滨海新区分区停车预测分析与停车设施规划布局 | 第52-64页 |
| 5-3-1 滨海新区分区停车预测分析 | 第52-53页 |
| 5-3-2 滨海新区现有停车场分区统计 | 第53-54页 |
| 5-3-3 按图分区预测滨海新区现状的停车泊位需求 | 第54-56页 |
| 5-3-4 按图分区预测滨海新区规划年的停车泊位需求 | 第56-58页 |
| 5-3-5 滨海新区分区现状公共停车设施缺口分析与规划年新增泊位 | 第58-63页 |
| 5-3-6 规划目标 | 第63页 |
| 5-3-7 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原则 | 第63-64页 |
| §5-4 梯度场选址模型应用 | 第64-66页 |
| 5-4-1 停车场选址模型及应用步骤 | 第64-65页 |
| 5-4-2 实例应用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 §6-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6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