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认识 | 第19-30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高新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 第19-21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义和特点 | 第21-22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类型 | 第22-24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回顾 | 第24-26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 第26-28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功能 | 第27-28页 |
·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意义 | 第28-30页 |
·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 第28页 |
·发挥高新区的带动功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 第28页 |
·发挥孵化器功能,扶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 第28-29页 |
·发挥辐射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 | 第30-35页 |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历史发展过程 | 第30-31页 |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状况 | 第31页 |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5页 |
·全国高新区发展不平衡。 | 第31页 |
·科技企业孵化、服务机构发展态势良好。 | 第31-32页 |
·高新区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 第32页 |
·高新区企业规模小,缺乏高技术内涵,国际竞争能力弱。 | 第32-33页 |
·相当多的高新区企业R&D投入不足。 | 第33页 |
·高新区企业产权界定模糊。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 | 第35-37页 |
·良好的市场需求 | 第35-36页 |
·独特的地理位置 | 第36页 |
·优越的基础设施 | 第36-37页 |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现状 | 第37-38页 |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以来的发展状况 | 第38-39页 |
·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创新意识不强,产权保护意识欠缺,产、学、管联系不密切。 | 第39-40页 |
·资金短缺 | 第40页 |
·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 第40-41页 |
·失业人口再就业难 | 第41页 |
·运行体制不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促进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第43-51页 |
·鼓励创新,逐步提升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3-44页 |
·制定创新人才战略 | 第43-44页 |
·以市场为导向 | 第44页 |
·改善创新环境 | 第44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 第44-45页 |
·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制 | 第44-45页 |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 第45页 |
·扩大高新区改革自主权 | 第45页 |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 | 第45-47页 |
·拓宽筹资渠道,设立园区建设投资基金 | 第46页 |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 第46-47页 |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47-48页 |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47页 |
·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 第47-48页 |
·加大开发区周边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设施水平 | 第48页 |
·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 第48-49页 |
·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 | 第49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绩效考评制度。 | 第49页 |
·建立健全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 第49-51页 |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高新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 第49-50页 |
·不断完善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