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催化氧化制备香兰素的氧化液的萃取精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工业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香兰素的发展概况 | 第14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香兰素的应用 | 第16页 |
·香兰素的生产 | 第16-22页 |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 第17页 |
·香兰素的化学合成方法 | 第17-22页 |
·香兰素的生物合成方法 | 第22页 |
·香兰素生产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香兰素的萃取与精制 | 第23-26页 |
·超临界 CO_2萃取香兰素 | 第23-24页 |
·吸附分离香兰素 | 第24页 |
·溶剂抽提香兰素 | 第24页 |
·水结晶提纯香兰素 | 第24-25页 |
·大孔沸石提取香兰素 | 第25页 |
·用液一液和液一固萃取的反应器萃取香兰素 | 第25页 |
·亚硫酸氢钠反萃取法 | 第25-26页 |
3 氧化液中香兰素的有机溶剂萃取 | 第26-49页 |
·溶剂萃取分离法概况 | 第26页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26页 |
·溶剂萃取的前景与展望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29-30页 |
·香兰素含量的测定 | 第30-33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30-31页 |
·紫外分光光度仪分析 | 第31-3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萃取过程的工艺特性 | 第33-37页 |
·反萃取体系的选择和反萃取条件的确定 | 第37-40页 |
·酸化 | 第40页 |
·二次萃取体系的选择及萃取条件的确定 | 第40-42页 |
·水洗 | 第42页 |
·结晶 | 第42-43页 |
·香兰素的表征 | 第43-46页 |
·性状 | 第43-44页 |
·熔点的测定 | 第44-4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溶剂萃取法萃取香兰素的条件优化实验 | 第46-49页 |
·正交实验I | 第46-47页 |
·正交实验II | 第47-49页 |
4 混合醇萃取香兰素的动力学研究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52页 |
·动力学区 | 第51页 |
·扩散区 | 第51-52页 |
·混合区 | 第52页 |
·萃取动力学研究方法发展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3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萃取速率方程的确定 | 第54-56页 |
·萃取平衡实验 | 第56页 |
·香兰素反应级数的验证 | 第56-58页 |
·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搅拌速率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第59页 |
·水相香兰素的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两相接触面积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萃取动力学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