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XH_n型分子的红外光谱、势能面和偶极矩面研究

摘要第1-6页
Summary第6-14页
第一章 理论背景第14-38页
 §1.1 分子的哈密顿量模型第15-22页
  §1.1.1 振动哈密顿量第15-19页
  §1.1.2 转动哈密顿量第19-22页
 §1.2 二阶微扰论方法求解薛定谔方程第22-24页
 §1.3 变分法求解薛定谔方程第24-28页
  §1.3.1 XH_n分子(n≤4)XH伸缩振动对称化基函数第24-25页
  §1.3.2 XH_nY_(4-n)分子(n=1,2)XH伸缩和弯曲对称化基函数第25页
  §1.3.3 非对称陀螺分子转动对称基函数第25-28页
 §1.4 分子振转跃迁强度第28-30页
 §1.5 电偶极矩模型第30-38页
  §1.5.1 键偶极模型和键矩理论第31-32页
  §1.5.2 包含交叉项的键偶极模型第32-38页
第二章 XH_n(n=3,4):第Ⅳ和Ⅴ主族氢化物分子伸缩振动光谱强度第38-52页
 §2.1 概述第38-40页
 §2.2 从头算和密度泛函偶极矩面第40-44页
  §2.2.1 CH_4和SnH_4分子第40-41页
  §2.2.2 NH_3和SbH_3分子第41-44页
 §2.3 强度的计算和结果第44-48页
  §2.3.1 CH_4和NH_3分子第46-47页
  §2.3.2 SnH_4和SbH_3分子第47-48页
 §2.4 讨论第48-52页
第三章 XH_2分子:SiH_2Cl_2分子振动光谱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第52-76页
 §3.1 概述第52-53页
 §3.2 SiH_2Cl_2分子的光谱记录第53-56页
  §3.2.1 傅立叶变换光谱第53-55页
  §3.2.2 FT-ICLAS记录的6V_1带第55-56页
  §3.2.3 数据分析第56页
 §3.3 SiH_2Cl_2分子的四阶力场第56-65页
  §3.3.1 计算方法和细节第59-60页
  §3.3.2 分子结构和谐振频率第60-61页
  §3.3.3 非谐性力场分析第61-65页
 §3.4 SiH发光团振动光谱强度第65-72页
  §3.4.1 从头算偶极矩面第65-67页
  §3.4.2 强度的计算和结果第67-70页
  §3.4.3 讨论第70-72页
 §3.5 从头算方法研究分子红外振转吸收光谱第72-76页
第四章 XH_n小分子高分辨振转光谱研究第76-110页
 §4.1 概述第77-81页
 §4.2 H_2~(18)O分子的高分辨振转光谱第81-91页
  §4.2.1 H_2~(18)O分子的研究进展第81-82页
  §4.2.2 实验部分第82-85页
  §4.2.3 振转结构分析和结果第85-86页
  §4.2.4 讨论第86-91页
 §4.3 D_2S分子的高分辨振转光谱第91-101页
  §4.3.1 样品合成和光谱记录第93-94页
  §4.3.2 谱线的归属和分析第94-99页
  §4.3.3 D_2S分子振转能级的全局拟合第99-101页
 §4.4 HDX(x=~(18)O,~(32)S)分子的高分辨振转光谱第101-110页
  §4.4.1 HD~(18)O分子第102-105页
  §4.4.2 HD~(32)S分子第105-110页
附录一:H_2~(18)O分子转动能级第110-122页
附录二:D_2S分子转动能级和有效光谱参数第122-132页
附录三:HD~(18)O分子转动能级和有效光谱参数第132-144页
附录四:HDS分子转动能级和有效光谱参数第144-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前列腺素E2受体及其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和白芍总苷对其的影响
下一篇:邓小平民本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