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息处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0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层出不穷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第11-12页
     ·应运而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2页
     ·选题经过第12-14页
   ·论文的创新点和结构安排第14-16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4页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第16-2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6-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6页
     ·传感器节点的组成结构第16-1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7-18页
     ·应用领域第18-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第19-25页
     ·物理层第20页
     ·数据链路层第20-22页
     ·网络层第22-25页
     ·传输层第25页
   ·相关组织与项目研究进展第25-29页
     ·军事领域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民用领域的研究进展第26页
     ·学术界的研究进展第26-29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分析第29-6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研究第29-37页
     ·传统的无线网络的容量研究第31-3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研究第34-36页
     ·分析和比较第36页
     ·我们的工作第36-37页
   ·单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分析第37-43页
     ·假设条件第38页
     ·一维网络的容量分析第38-41页
     ·二维网络的容量分析第41-43页
     ·小结第43页
   ·多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分析第43-48页
     ·网络模型第44页
     ·单个随机过程的传输容量第44页
     ·密集多模网络的容量域第44-46页
     ·可同时观察的随机过程的数目第46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46-48页
     ·小结第48页
   ·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量分析第48-52页
     ·网络模型及通信方式第48-4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跳容量第49-50页
     ·两种通信方式的功率对比第50-52页
     ·小结第52页
   ·通过优化节点位置来降低网络能耗第52-58页
     ·背景介绍与相关工作第52-53页
     ·网络配置与问题描述第53-54页
     ·优化一维网络中的节点位置第54-56页
     ·数值结果及分析第56-58页
     ·小结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62页
第3章 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第62-96页
   ·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概述第62-77页
     ·背景介绍第62-64页
     ·定位和跟踪问题描述第64-69页
     ·信息效用函数第69-72页
     ·信息驱动的节点查询机制第72-77页
     ·小结第77页
   ·通信成本受限的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第77-81页
     ·通信成本受限条件下的路由第77-78页
     ·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的应用第78-80页
     ·性能分析第80-81页
     ·小结第81页
   ·绕过节点洞的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第81-86页
     ·存在节点洞时的定位和跟踪问题第82页
     ·多步预先搜索的路由算法第82-83页
     ·改进的M跳邻居搜索的路由算法第83-84页
     ·性能分析第84-86页
     ·小结第86页
   ·应用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进行目标估值第86-92页
     ·WSN中的目标估值第86-87页
     ·目标估值中的卡尔曼滤波第87-89页
     ·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和路由机制第89-91页
     ·性能分析第91-92页
     ·小结第92页
   ·本章小结第92-96页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第96-125页
   ·分布式信源编码综述第96-108页
     ·分布式信源编码的产生第96-97页
     ·离散信源的Slepian-Wolf编码第97-102页
     ·连续信源的Wyner-Ziv编码第102-107页
     ·DSC在WSN中的应用第107页
     ·相关问题第107-108页
   ·利用伴随式进行分布式信源编码第108-111页
     ·问题描述第108-109页
     ·方案设计第109-111页
     ·设计算法概要第111页
   ·基于Trellis码的DISCUS码字设计第111-121页
     ·标量量化加无记忆陪集第111-112页
     ·标量量化加Trellis陪集第112-116页
     ·仿真性能分析第116-119页
     ·对编译码算法的改进第119-120页
     ·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第120-121页
     ·小结第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25-131页
   ·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总结第125-127页
     ·容量分析第125-126页
     ·信息驱动的节点选择机制第126-127页
     ·分布式信源编码第127页
   ·未来的研究工作展望第127-129页
  5 2.1实用的DSC编码设计第127-128页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第128页
     ·对偶性分析第128-129页
     ·小结第129页
   ·其他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29-131页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29-130页
     ·视频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30-131页
附录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已发表的论文第134-135页
已投的论文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下一篇:相依误差下线性模型的经验似然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