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协议及其在IP conference中的应用研究及实现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会议系统标准体制 | 第9-10页 |
| ·会议系统功能结构 | 第10页 |
| ·会议系统管理 | 第10-11页 |
| ·会议系统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SIP协议及其应用介绍 | 第12-29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SIP协议 | 第12-25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SIP功能 | 第13-14页 |
| ·协议结构 | 第14-15页 |
| ·SIP功能实体 | 第15-20页 |
| ·SIP基本应用 | 第20-23页 |
| ·SIP在3G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 ·H.323系列协议 | 第25-26页 |
| ·SIP与H.323的比较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基于 SIP的 IP电话技术 | 第29-40页 |
| ·基于 SIP的 IP电话网络拓朴结构 | 第29-30页 |
| ·呼叫处理 | 第30-33页 |
| ·处理流程 | 第30-31页 |
| ·VOIP的基本传输过程 | 第31-33页 |
| ·信令技术 | 第33-34页 |
| ·编码技术及压缩技术 | 第34-35页 |
| ·PCM技术介绍 | 第34页 |
| ·IP语音编码与压缩技术 | 第34-35页 |
| ·实时传输技术 | 第35-36页 |
| ·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 | 第36页 |
| ·网络传输技术 | 第36页 |
| ·IP电话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6-40页 |
| ·网络地址 | 第37页 |
| ·服务质量 | 第37-38页 |
| ·供电问题 | 第38页 |
| ·网络融合 | 第38-39页 |
| ·软交换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SIP电话会议设计 | 第40-48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SIP会议系统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 ·服务器集中控制模型 | 第41-42页 |
| ·网状互连模型 | 第42-43页 |
| ·终端混音模型 | 第43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43-48页 |
| ·系统功能描述 | 第44-45页 |
|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SIP会议系统具体实现 | 第48-63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8页 |
| ·系统功能 | 第48-49页 |
| ·功能接口实现 | 第49-60页 |
| ·系统部署 | 第60-63页 |
| 第六章 SIP会议系统的优势与不足 | 第63-65页 |
| ·实现方式 | 第63页 |
| ·系统开放性 | 第63-64页 |
| ·服务质量 | 第64页 |
| ·适用场合 | 第64-65页 |
| 附录一 系统详细说明 | 第65-79页 |
| 附录二 SIP研究组织及链接资源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