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基本结论 | 第12-14页 |
2 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4-15页 |
·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5-17页 |
·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17-18页 |
3 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 | 第18-27页 |
·国外盈余管理动机的类型 | 第18-20页 |
·内部动机 | 第18-19页 |
·外部动机 | 第19-20页 |
·“中国特色”的盈余管理动机 | 第20-22页 |
·一级股票市场发行和上市动机 | 第20页 |
·配股动机 | 第20-21页 |
·避免“摘牌”或“特别处理”动机 | 第21页 |
·炒作股票、提升公司形象动机 | 第21-22页 |
·借款动机 | 第22页 |
·节约税收动机 | 第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 第23-24页 |
·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管有限 | 第24-26页 |
·审计意见的失真 | 第26-27页 |
4 利用博弈论分析上市公司与会计监管部门的博弈关系 | 第27-31页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监管博弈的基本假设 | 第27-28页 |
·基本假设 | 第27页 |
·具体假设 | 第27-28页 |
·博弈模型分析 | 第28-31页 |
·博弈模型 | 第28-29页 |
·分析结论 | 第29-31页 |
5 上市公司配股与盈余管理的分析研究 | 第31-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配股的盈余管理条件及现象分析 | 第31-37页 |
·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举例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6 盈余管理的治理及政策建议 | 第41-48页 |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 | 第41-42页 |
·完善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 | 第42页 |
·改善上市公司监管环境 | 第42-45页 |
·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会计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 第43页 |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 第43-44页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页 |
·改进股票发行与退市制度 | 第44-45页 |
·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的改进 | 第45页 |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 第45-46页 |
·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 第45页 |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机制 | 第45-46页 |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不合理的收费制度 | 第46页 |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