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与理论探寻
第一部分: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践情况 | 第1-14页 |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 | 第7-8页 |
二、相关依据文件及实施情况 | 第8-10页 |
三、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10-14页 |
第二部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探寻 | 第14-31页 |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权力限制理论 | 第14-18页 |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监督的一般原理 | 第18-22页 |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刑事诉讼原理 | 第22-27页 |
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合法性 | 第27-31页 |
第三部分、人民监督员制度与类似制度比较 | 第31-46页 |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制度 | 第31-33页 |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民检察院内部监督制度 | 第33-35页 |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制度 | 第35-36页 |
四、人民监督员制度与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36-37页 |
五、人民监督员制度与社会舆论监督的比较 | 第37-38页 |
六、与刑事诉讼内部程序监督的比较 | 第38-39页 |
七、与党纪监督制度的比较 | 第39-41页 |
八、与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的比较 | 第41-43页 |
九、与国外大陪审团、预审法官等公诉控制制度的比较 | 第43-46页 |
第四部分:结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意义 | 第46-51页 |
一、遏制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 第46-47页 |
二、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检察权独立行使 | 第47-48页 |
三、整理有益经验,促进检察改革 | 第48-49页 |
四、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政治民主进程 | 第49-51页 |
参考书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