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转Bt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及Bt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5页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研究现状第11-16页
     ·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对近缘物种带来潜在的威胁第11-12页
     ·转基因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12-15页
     ·转基因植物的杂草化问题第15-16页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16-22页
     ·传统平板培养法第16-17页
     ·生物标志物法第17页
     ·Biolog 微平板法第17-18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8-22页
   ·转 Bt 基因作物 Bt 毒蛋白表达规律研究第22-24页
     ·转 Bt 基因作物 Bt 毒蛋白在植株体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规律第22-23页
     ·转 Bt 基因作物中 Bt 毒蛋白的检测方法第23-24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转 Bt 基因玉米对叶面微生物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的影响第25-34页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设计第26页
     ·叶面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计数第26-27页
     ·叶面细菌生理群的多样性第27页
     ·数据处理第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叶围三大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第27-28页
     ·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叶围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变化第28-30页
     ·转 Bt 基因玉米叶际细菌功能类群的多样性特征第30-31页
   ·讨论第31-34页
第三章 转 Bt 基因玉米生育期叶面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第34-45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7页
     ·材料和试剂第34-35页
     ·主要仪器第35页
     ·试验设计第35-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叶面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的动态变化第37-38页
     ·叶面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的利用特征第38-39页
     ·玉米叶面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析第39-40页
     ·叶面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主成分分析第40-42页
   ·讨论第42-45页
第四章 转 Bt 基因玉米粉碎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第45-52页
   ·材料和方法第45-46页
     ·材料和试剂第45-46页
     ·主要仪器第46页
     ·试验设计第46页
     ·数据分析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不同粉碎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分析第46-47页
     ·不同粉碎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的利用情况第47-48页
     ·不同粉碎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第48页
     ·不同粉碎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主成分分析第48-50页
   ·讨论第50-52页
第五章 转 Bt 玉米 Bt 蛋白表达规律研究第52-58页
   ·材料和方法第52-54页
     ·材料与试剂第52页
     ·主要仪器第52-53页
     ·试验设计第53页
     ·Bt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3页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53-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转 Bt 基因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器官 Bt 蛋白含量比较第54-56页
     ·Bt 蛋白表达量与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56-57页
   ·讨论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补血草遗传体系的优化及转录组分析
下一篇:不同氮磷钾水平对盐胁迫下甜高粱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