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审计质量与国家审计质量 | 第16-23页 |
一、审计质量 | 第16-20页 |
(一) 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 | 第16-17页 |
(二) 审计质量与审计职业的生存与发展 | 第17页 |
(三) 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 | 第17-20页 |
二、国家审计质量 | 第20-23页 |
(一) 国家审计的概念特征 | 第20-21页 |
(二) 国家审计质量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质量的共性和区别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国家审计质量制约因素 | 第23-31页 |
一、外部环境因素 | 第24-27页 |
(一) 政治环境 | 第24页 |
(二) 法律环境 | 第24-25页 |
(三) 经济环境 | 第25-26页 |
(四) 科学文化教育环境 | 第26-27页 |
二、内部环境因素 | 第27-31页 |
(一) 行业管理 | 第27-28页 |
(二) 审计职业标准 | 第28页 |
(三) 审计人员素质 | 第28-29页 |
(四) 质量控制 | 第29页 |
(五) 审计方法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当前国家审计质量存在问题 | 第31-35页 |
一、审计体制存在弊端 | 第31-32页 |
二、审计执法力度不够 | 第32页 |
三、审计工作不规范 | 第32-33页 |
四、审计成果利用率低 | 第33页 |
五、审计人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第33-34页 |
六、审计管理水平低,审计质量控制薄弱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对策 | 第35-45页 |
一、改革现行审计体制,是提高国家审计质量的根本 | 第35页 |
(一) 改革国家审计机关现行的“政府模式” | 第35页 |
(二) 改革国家审计机关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 | 第35页 |
二、不断完善审计各环节,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 | 第35-39页 |
(一) 把好审前调查关,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 第36-37页 |
(二) 把好审计实施关,善于找准审计突破口 | 第37-38页 |
(三) 把好延伸审计关,善于跳出行业搞审计 | 第38-39页 |
三、抓好审计成果的利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 第39-41页 |
(一) 抓好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 第39-40页 |
(二) 抓好成果的利用,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 | 第40页 |
(三) 抓好成果的实现,发挥审计成果的作用 | 第40-41页 |
四、加强审计管理,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 第41-45页 |
(一)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力整合审计资源 | 第41-42页 |
(二) 加强审计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审计成本 | 第42-43页 |
(三) 推广先进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 第43页 |
(四) 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积极实施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 | 第43-4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一、“人、法、技”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为提高国家审计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 第45页 |
二、审计结果将更加公开透明,这是提高国家审计质量,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5-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