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DSP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油色谱在线监测原理 | 第16-25页 |
| ·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 | 第16-18页 |
| ·色谱分析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9-24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9-22页 |
| ·油气分离系统 | 第22-23页 |
| ·气体分离系统 | 第23页 |
| ·信号检测系统 | 第23-24页 |
|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 第24页 |
| ·数据库与智能诊断系统 | 第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25-53页 |
|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28页 |
| ·功能设计 | 第25-26页 |
| ·硬件设计方案 | 第26-28页 |
| ·DSP模块 | 第28-37页 |
| ·DSP芯片的发展 | 第28-29页 |
| ·DSP芯片的分类 | 第29页 |
| ·DSP芯片的基本结构 | 第29-31页 |
| ·DSP芯片的选择 | 第31-32页 |
| ·DSP芯片的应用 | 第32-33页 |
| ·本系统DSP芯片的选择 | 第33-37页 |
| ·MCU模块 | 第37-38页 |
| ·MCU与DSP的数据通信方式 | 第38-39页 |
| ·前置通道的抗混叠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0-43页 |
| ·MAX187的特点和结构 | 第41页 |
| ·MAX187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第41-43页 |
| ·数据存储器的选择 | 第43-44页 |
| ·CAN总线通信设计 | 第44-47页 |
| ·CAN总线简介 | 第44页 |
| ·用CAN总线构成的系统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 ·CAN通讯模快的程序设计 | 第45-47页 |
| ·串行通讯模块 | 第47-52页 |
| ·串行通讯简介 | 第47-48页 |
| ·RS-232串行接口标准 | 第48-49页 |
| ·RS-485串行接口标准 | 第49-50页 |
| ·系统串行接口设计 | 第50-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数据库与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 | 第53-67页 |
| ·故障诊断的理论基础 | 第53-61页 |
| ·概述 | 第53-54页 |
| ·神经网络法 | 第54-56页 |
| ·模糊理论 | 第56-58页 |
| ·专家系统 | 第58-61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61-66页 |
| ·数据库系统概述 | 第61-62页 |
| ·数据库类型的选择 | 第62-63页 |
| ·油中溶解气体数据库的组成 | 第63-64页 |
|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67-76页 |
|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67-68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67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67-68页 |
|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68-75页 |
| ·系统结构描述 | 第68-69页 |
| ·数据库操作模块 | 第69-70页 |
| ·色谱分析诊断模块 | 第70页 |
| ·用户界面模块 | 第70-74页 |
| ·系统的运行效果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0-81页 |
| 附录B 系统电路原理图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