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6页 |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移动支付:下一代支付的主要手段 | 第15页 |
·移动支付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移动支付系统 | 第18-31页 |
·移动支付的定义 | 第18页 |
·移动支付的优点 | 第18-20页 |
·传统的支付形式 | 第18-19页 |
·电子支付形式 | 第19页 |
·移动支付形式 | 第19-20页 |
·移动支付实现的相关技术 | 第20-23页 |
·无线应用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技术 | 第20-21页 |
·短消息SMS( Short Messaging Service)技术 | 第21页 |
·i-Mode技术 | 第21-22页 |
·Wireless Java(J2ME)技术 | 第22-23页 |
·移动支付系统的产业链与运营模式 | 第23-26页 |
·移动支付系统的产业链 | 第23-25页 |
·移动支付系统的运营模式 | 第25-26页 |
·移动支付系统的模型 | 第26-28页 |
·概念模型(Concept model) | 第26-27页 |
·有限模型(Limited model) | 第27-28页 |
·通用模型(Universal model) | 第28页 |
·移动支付的特征 | 第28-31页 |
·支付模式 | 第29页 |
·结算的形式 | 第29-30页 |
·结算时间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J2ME的手机移动支付系统 | 第31-39页 |
·J2ME技术平台 | 第31-35页 |
·J2ME概述 | 第31-32页 |
·J2ME技术架构 | 第32-33页 |
·KVM与MIDP | 第33-35页 |
·基于J2ME与基于WAP技术在手机移动支付的优劣 | 第35-36页 |
·WAP简介 | 第35页 |
·WAP与J2ME的比较 | 第35-36页 |
·基于J2ME手机移动支付系统模型框架与支付流程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基于J2ME的手机移动支付安全 | 第39-51页 |
·J2ME CLDC安全体系结构 | 第39-41页 |
·CLDC安全 | 第39-40页 |
·MIDP安全 | 第40-41页 |
·J2ME的无线安全分析 | 第41-45页 |
·低级安全性 | 第41-43页 |
·应用级安全 | 第43-45页 |
·端到端安全性 | 第45页 |
·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模型的安全分析 | 第45-46页 |
·移动设备手机的安全 | 第45-46页 |
·无线通信信号安全 | 第46页 |
·后台安全 | 第46页 |
·实现安全移动支付的协议与算法 | 第46-48页 |
·无线Java安全的理论探讨 | 第48-51页 |
第五章 J2ME手机在线移动交费系统 | 第51-64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系统实现技术 | 第52-60页 |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 | 第52-53页 |
·手机、PDA客户端程序实现技术与部分代码设计 | 第53-56页 |
·服务器端实现技术 | 第56-60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0-64页 |
·J2ME开发环境搭建 | 第60-62页 |
·服务器端J2EE开发环境搭建 | 第62-64页 |
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