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以太网的IP-PBX中交换管理的研究与ARM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IP-PBX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 第12-19页 |
| ·系统整体方案 | 第12-14页 |
| ·系统的网络功能 | 第12-13页 |
| ·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13-14页 |
| ·主要策略机制 | 第14-19页 |
| ·语音帧的封装策略 | 第14-17页 |
| ·交换管理机制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系统网络接口的设计 | 第19-42页 |
| ·ARM微处理器 | 第19-24页 |
| ·ARM概述 | 第19页 |
| ·ARM7TDMI内核 | 第19-20页 |
| ·S3C4510B微处理器 | 第20-24页 |
| ·VxWorks操作系统 | 第24-30页 |
| ·VxWorks特性 | 第24-25页 |
| ·VxWorks板级支持包 | 第25-28页 |
| ·VxWorks中断服务机制 | 第28-30页 |
| ·网络驱动程序开发 | 第30-42页 |
| ·VxWorks的网络系统结构 | 第30-32页 |
| ·网络驱动程序内存池 | 第32-34页 |
| ·END驱动程序与协议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34-42页 |
| 第四章 系统交换管理功能的设计实现 | 第42-60页 |
| ·交换管理的设计思想与框架 | 第42-44页 |
| ·系统交换管理功能实现 | 第44-60页 |
| ·数据收发流程 | 第45-47页 |
| ·接收流程 | 第45-46页 |
| ·发送流程 | 第46-47页 |
| ·初始化子模块 | 第47-48页 |
| ·服务器接口子模块 | 第48-52页 |
| ·接收流程中的接口模块 | 第48-51页 |
| ·发送流程中的接口模块 | 第51-52页 |
| ·时隙查询/调整子模块 | 第52-60页 |
| ·数据缓冲区的组织 | 第52-57页 |
| ·接收流程中的时隙查询/调整 | 第57-60页 |
| 第五章 系统仿真 | 第60-65页 |
| ·仿真环境 | 第60页 |
| ·功能仿真 | 第60-64页 |
| ·信令优先于语音处理的仿真 | 第60-62页 |
| ·缓冲区内存的检验 | 第62-64页 |
| ·仿真中的注意事项 | 第64-6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
| 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