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一、引言 | 第13-22页 |
1 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及其抗病策略 | 第13-17页 |
·番木瓜环斑病概况 | 第13-14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的分子生物学 | 第14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的抗病策略 | 第14-17页 |
2 转录后基因沉默与转基因植物中RNA介导的抗性 | 第17-20页 |
·转录后基因沉默 | 第17-19页 |
·转基因植物中RNA介导的病毒抗性 | 第19-20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22-35页 |
1 材料 | 第22-23页 |
·PRSV病害情况调查及样品的采集 | 第22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22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 方法 | 第23-35页 |
·我国不同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PRSVC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3-26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CP基因同源区段的克隆及内含子片断的获得 | 第26-27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30页 |
·重组农杆菌工程菌株的获得及鉴定 | 第30-31页 |
·PRSV-CP基因3’-端同源序列瞬时表达及其对病毒侵染的影响 | 第31-32页 |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基因的番木瓜遗传转化 | 第32-34页 |
·转基因幼苗的检测 | 第34-35页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61页 |
1 我国不同地区番木瓜环斑病毒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PRSV C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5-40页 |
·PRSV CP的RT-PCR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6页 |
·不同分离株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36-38页 |
·不同分离株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 | 第38-40页 |
2 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 CP基因同源区段的获得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52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 CP基因同源区段的扩增和克隆 | 第40页 |
·PRSV-CP基因同源区段的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内含子片断的获得 | 第41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CP+的鉴定 | 第41-43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CP-的鉴定 | 第43-44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2301-CP+的鉴定 | 第44-47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2301-CP-的鉴定 | 第47-48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2301-CPU的鉴定 | 第48-51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2301-CPUL的鉴定 | 第51-52页 |
3 重组农杆菌工程菌株的获得及鉴定 | 第52-53页 |
4 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53页 |
5 瞬时表达PRSV CP基因同源序列对番木瓜环斑病毒侵染的影响 | 第53-54页 |
6 花粉管介导番木瓜PRSV CP基因转化与果实的生长 | 第54-57页 |
·花粉管介导番木瓜基因转化的适宜时间及措施 | 第54-55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番木瓜的成活率 | 第55-56页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番木瓜T1种子萌芽率 | 第56-57页 |
7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57-61页 |
四、讨论 | 第61-65页 |
1 关于我国PRSV C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61-62页 |
2 载体构建策略 | 第62页 |
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基因表达体系的研究 | 第62-63页 |
4 花粉管通道技术在番木瓜遗传改良中应用前景 | 第63-65页 |
五、结论 | 第65-66页 |
六、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博士后工作小结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