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征信对信贷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影响第15-16页
     ·影响征信产生的内生需求因素第16页
     ·征信系统的设计细节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第16-17页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结构第18-19页
第2章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概念及理论概述第19-25页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基本概念第19-21页
     ·信用与消费信贷第19-20页
     ·个人征信与个人征信体系第20-21页
   ·个人征信在消费信贷中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溯源第21-23页
     ·不对称信息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第21-22页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第22页
     ·金融创新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第22-23页
     ·声誉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第23页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关系第23-25页
第3章 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经验借鉴第25-30页
   ·美国的个人征信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5-26页
     ·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两级市场结构第25-26页
     ·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第26页
     ·适当的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第26页
     ·科学系统的个人信用评估第26页
   ·欧洲的公共征信体系第26-28页
   ·日本的会员制模式第28页
   ·三种模式的比较及经验借鉴第28-30页
第4章 消费信贷对个人征信的需求分析第30-39页
   ·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模型第30-34页
     ·授信决策阶段的博弈模型第30-33页
     ·贷款归还阶段的博弈模型第33-34页
     ·模型的启示第34页
   ·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第34-36页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第36-37页
   ·个人信用资源的开发程度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9-49页
   ·缺乏相关立法保护消费者及规范行业发展第40-42页
     ·现行法律与征信立法原则相冲突第40页
     ·缺乏对“个人隐私”的明晰界定第40-41页
     ·相应的行业法规缺失第41-42页
   ·消费者个人征信数据分散,搜集难度大第42-43页
   ·消费者个人征信产品供给与需求双重不足,个人征信机构发展困难第43-44页
     ·个人征信机构发展面临需求不足困境第43-44页
     ·个人征信产品单一、供给有限第44页
   ·个人征信体系重复建设第44-45页
   ·个人资信评估技术有待提高第45-49页
     ·个人信用报告对授信决策的辅助作用有待提高第45-46页
     ·个人信用评分的缺陷第46-49页
第6章 构建我国的消费信贷个人征信体系第49-57页
   ·完善个人征信的法制环境第49-51页
     ·确保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第50页
     ·保护个人隐私权第50-51页
     ·颁布个人征信行业法规第51页
   ·走市场化的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第51-53页
     ·完善银行同业征信第52页
     ·发展民营征信机构第52-53页
   ·加强个人征信的行业监管与自律管理第53页
   ·加快个人信用标准化建设步伐第53-54页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指标体系,提高个人资信评估技术第54-55页
   ·其他配套措施第55-57页
     ·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制度第55-56页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第56页
     ·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嫁机制第56-57页
第7章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NET核心设计模式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