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面向P2P流媒体服务的应用层组播技术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研究背景第14-19页
     ·可调度资源范围受限是传统流媒体服务系统的技术发展瓶颈第14-16页
     ·P2P计算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途径第16-18页
     ·基于 P2P技术架构的P2P系统的特点第18-19页
   ·关键技术问题第19-23页
     ·应用层组播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资源获取技术第20-21页
     ·应用层组播算法面临的技术挑战第21-23页
   ·研究现状第23-26页
     ·设计的问题和评价的函数第23-24页
     ·覆盖网络中的成员管理机制第24-26页
     ·自适应性、鲁棒性机制第26页
   ·本文工作与创新点第26-30页
     ·MSVMT问题与PPAF启发式评价函数第26-27页
     ·OverStream协议与 LiveSteam协议第27-28页
     ·应用层组播中虚拟节点的构建机制第28页
     ·P2P流媒体服务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第28-29页
     ·创新点第29-30页
   ·论文结构第30-31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第31-46页
   ·应用层组播与IP组播第31-32页
   ·构建算法分类第32-42页
     ·集中式构建算法第33-34页
     ·分布式构建算法第34-42页
   ·构建算法的特征和性能比较第42-45页
     ·特征比较第42-44页
     ·性能比较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集中式应用层组播构建算法第46-61页
   ·研究背景第46-47页
   ·MSVMT问题第47-50页
   ·FindALMTree算法及 PPAF启发式第50-55页
     ·FindALMTree算法第50-53页
     ·PPAF启发式第53-55页
   ·模拟评估第55-59页
     ·实验环境第55页
     ·性能评估指标第55-56页
     ·相关启发式第56-57页
     ·性能比较第57-59页
   ·结束语第59-61页
第四章 分布式应用层组播构建协议第61-85页
   ·研究背景第61-64页
   ·OverStream协议思想第64-70页
     ·节点加入第64-67页
     ·节点自优化第67-69页
     ·节点退出第69-70页
   ·基于三角法则构建的主干拓扑第70-74页
     ·三角法则的定义第70-72页
     ·绝对三角法则的性质第72-73页
     ·相对三角法则的性质第73-74页
   ·协议实现第74-79页
     ·ICP阶段的协议实现第75-77页
     ·FCP阶段的协议实现第77-79页
   ·OverStream与LiveStream协议小结第79-80页
   ·模拟评估第80-84页
     ·实验设置第80页
     ·性能评估指标第80-81页
     ·性能比较第81-84页
   ·结束语第84-85页
第五章 应用层组播中虚拟节点的构建算法第85-99页
   ·研究背景第85-89页
   ·n维反超立方体的结构特性第89-94页
   ·基于反超立方体构建应用层组播的算法第94-96页
   ·模拟评估第96-98页
     ·实验设置第96页
     ·性能评估指标第96页
     ·性能比较第96-98页
   ·结束语第98-99页
第六章 P2P流媒体服务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第99-112页
   ·多源协同服务技术第99-101页
   ·MagicStream流媒体服务系统设计第101-104页
   ·MagicStream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实现第104-108页
     ·速率和块号分配策略第105-106页
     ·本地缓存策略第106页
     ·VCR功能的实现第106-107页
     ·数据段和数据块的最优大小问题第107-108页
   ·系统原型第108-111页
     ·视频点播第108-109页
     ·视频直播第109-111页
   ·结束语第111-112页
结束语第112-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身份犯与共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