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我国IPO抑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3页
  (一) 研究内容第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7页
 一、IPO 抑价理论第13-20页
  (一) 国外IPO 抑价理论研究第13-16页
  (二) 国内对IPO 抑价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二、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第20-24页
  (一) 行为金融学回顾第20-21页
  (二)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界定第21页
  (三)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基础第21-24页
 三、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IPO 抑价第24-25页
  (一) 狂热投资者行为与IPO 抑价第24-25页
  (二) 正反馈交易者行为与IPO 抑价第25页
 四、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新股发行机制的历史变迁及我国 IPO 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第27-35页
 一、新股发行机制的历史变迁第27-30页
  (一) 全球新股发行机制的演变第27-28页
  (二) 我国IPO 发行机制的历史变迁第28-30页
 二、我国IPO 市场定价效率实证分析第30-34页
  (一) 随机前沿方法简介第30-32页
  (二) IPO 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2-34页
 三、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我国 IPO 抑价的理论分析第35-49页
 一、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根源及特点第35-39页
  (一) 我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来源第35-37页
  (二) 我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特点第37-39页
 二、我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一) 噪声因素第39-40页
  (二) 过渡自信因素第40页
  (三) 锚定效应因素第40页
 三、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我国IPO 抑价的影响机理第40-48页
  (一) 基于DHS 模型对狂热投资者行为与我国IPO 抑价的解释第41-44页
  (二) 基于DSSW 模型对正反馈交易者行为与我国IPO 抑价的解释第44-48页
 四、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我国 IPO 抑价的实证分析第49-70页
 一、数据与方法第49页
 二、研究假设与变量设置第49-52页
  (一) 研究假设第49页
  (二) 变量设置第49-52页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2-68页
  (一) 总体实证研究结果第52-56页
  (二) 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之间的比较第56-65页
  (三) 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第65-68页
 四、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一、结论第70-71页
 二、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75-76页
后记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教练员规范化管理建设研究
下一篇:高尔夫球场对其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市高尔夫住宅价格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