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10页 |
| 第一章 都市报副刊的界定及其历史嬗变 | 第10-20页 |
| ·都市报副刊的内涵与外延 | 第10-12页 |
| ·都市报副刊的历史嬗变 | 第12-16页 |
| ·萌芽时期(1815-1896) | 第12-13页 |
| ·成型和地位确立时期(1897—1918) | 第13页 |
| ·成熟时期(1919-1949) | 第13-15页 |
| ·继续发展时期(1949—20世纪80年代初期) | 第15页 |
| ·变革前的酝酿时期(20世纪80年代) | 第15-16页 |
| ·变革与相对稳定时期(90年代初期—至今) | 第16页 |
| ·副刊深受生态环境影响的不独立性——对副刊发展的规律探讨 | 第16-20页 |
| ·副刊构成受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决定 | 第16-17页 |
| ·副刊内容受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并成为其媒介传播平台 | 第17-18页 |
| ·副刊在报纸中地位取决于与新闻正刊力量的消长对比 | 第18-19页 |
| ·副刊发展受报业竞争推动和不同时期读者需求变化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当代都市报副刊发展生态环境分析 | 第20-31页 |
| ·社会时代生态变革: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革 | 第20-23页 |
| ·国民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 第20-21页 |
| ·消费经济和消费社会的到来 | 第21-22页 |
| ·转型期社会心理变化对副刊受众需求的改变 | 第22-23页 |
| ·文化生态变革:大众文化成为转型期文化格局的主导 | 第23-26页 |
| ·精英文人副刊随着精英文化主导格局的消解而消解 | 第23-24页 |
| ·大众文化的兴盛催生大众平民副刊的繁荣 | 第24-26页 |
| ·媒体业内生态变革:媒体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对副刊的影响 | 第26-31页 |
| ·媒体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信息资源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 第27-29页 |
| ·传播理念发生变革:一切围绕受众,以市场为中心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变革中的当代都市报副刊现状 | 第31-43页 |
| ·当代都市报副刊的构成 | 第31-32页 |
| ·当代都市报副刊的特征与功能拓展 | 第32-35页 |
| ·全方位传播时效信息的“新闻纸” | 第32-33页 |
| ·提供受众娱乐和自我表达的“休闲纸” | 第33-34页 |
| ·贴近受众生活的“服务实用纸” | 第34-35页 |
| ·当代都市报副刊的代表内容分析 | 第35-43页 |
| ·大文化副刊的代表类型分析 | 第35-41页 |
| ·服务实用类副刊分析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对都市报副刊的反思与前瞻 | 第43-55页 |
| ·对当代都市报副刊生存发展两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 第43-47页 |
| ·关于文艺副刊的走向与生存问题 | 第43-45页 |
| ·关于服务实用类副刊的广告化倾向 | 第45-47页 |
| ·都市报副刊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47-50页 |
| ·副刊与新闻版存在功能上的互补性 | 第47-48页 |
| ·副刊为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报纸展现个性、塑造品牌 | 第48-49页 |
| ·报纸发展巩固期的到来将使报纸重新重视副刊 | 第49-50页 |
| ·都市报副刊的生存对策 | 第50-55页 |
| ·培育版面专栏的相对稳定性与品牌建设 | 第50-51页 |
| ·加强策划,提高时效性与动态感 | 第51-52页 |
| ·吸收网络优势,从内容风格上增强互动性与时尚感 | 第52-53页 |
| ·借鉴电子媒体和杂志的视觉优势,增强版式冲击力 | 第53-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