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

基于美国AAR标准的货车车体疲劳寿命预测软件系统的程序设计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0-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第16-31页
   ·疲劳分析基础理论第16-23页
     ·疲劳的分类第16-18页
     ·抗疲劳设计准则第18-19页
     ·美国AAR标准中新货车的疲劳设计原理第19-23页
   ·编程接口及数据库技术第23-30页
     ·CORBA与Open I-DEAS互操作技术第23-27页
     ·Orbix服务第27页
     ·Dao数据库技术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第31-35页
   ·主要实现目标第31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31-33页
   ·软件方案设计第33-34页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第33-34页
     ·软件系统运行环境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软件系统程序模块设计及程序实现第35-70页
   ·载荷谱管理模块第35-51页
     ·载荷谱数据库建立第35-47页
     ·模块主要功能及界面第47页
     ·模块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第47-51页
   ·FEA数据提取模块第51-60页
     ·焊接接头数据库建立第51-57页
     ·链接I-DEAS服务第57-58页
     ·模块主要功能及界面第58页
     ·模块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第58-60页
   ·疲劳计算模块第60-64页
     ·模块主要功能及界面第61-62页
     ·模块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第62-64页
   ·综合计算模块第64-68页
     ·模块主要功能及界面第64-65页
     ·模块主要功能的程序实现第65-68页
   ·系统运行主界面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粮食漏斗车车体静强度分析第70-81页
   ·车体结构简介第70-72页
   ·边界条件及评定标准第72-74页
     ·计算载荷第72页
     ·约束条件第72-73页
     ·评定标准第73-74页
   ·有限元计算模型第74-75页
   ·静强度分析第75-80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第75-79页
     ·结论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软件系统的工程应用第81-91页
   ·关键评估部位第81-82页
   ·疲劳寿命评估过程第82-90页
     ·载荷谱的选择第82-83页
     ·关键部位FEA数据提取第83-85页
     ·评估部位疲劳寿命计算第85-89页
     ·设计寿命反求第89-90页
   ·疲劳寿命评估结论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下一篇:带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的混合蚁群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