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及其中国视角
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全球治理理论兴起的现实语境 | 第12-14页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多层次、多主体治理机制的出现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全球治理的理论渊源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自由主义”理论渊源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全球治理的“治理”理论渊源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全球治理的涵义与特征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涵义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全球治理的特征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全球治理理论的结构 | 第25-44页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主体 | 第25-32页 |
第二节 全球治理的客体、价值及绩效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全球治理的机制途径 | 第34-37页 |
第四节 全球治理的法律途径 | 第37-42页 |
第五节 区域治理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 | 第44-47页 |
第一节 实行本土上的“跨国合作”方式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建立与世界互动的价值关系 | 第45页 |
第三节 培育公民社会,建设基层民主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努力构建“和谐世界”的全球新秩序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全球治理的前景展望 | 第47-54页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全球治理是未来人类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