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 第12-18页 |
·眺望景观的概念 | 第12-16页 |
·规划控制概念 | 第16-18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工作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国内外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的研究比较 | 第21-52页 |
·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城市景观视觉设计要素及组织理论 | 第21-23页 |
·城市意象理论(city image) | 第23-24页 |
·城市景观分析评价理论 | 第24-26页 |
·欧美国家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研究及实践 | 第26-41页 |
·法国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研究及实践 | 第26-32页 |
·英国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研究及实践 | 第32-36页 |
·美国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研究及实践 | 第36-39页 |
·加拿大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相关研究及实践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我国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的编制和管理形式 | 第41-50页 |
·香港城市设计导引 | 第41-45页 |
·我国规划编制形式 | 第45-48页 |
·我国规划实施管理形式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方法研究 | 第52-69页 |
·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方法框架 | 第52页 |
·城市眺望景观主体视景的确定 | 第52-61页 |
·城市眺望景观资源构成 | 第52-55页 |
·城市眺望景观资源的质量评估 | 第55-61页 |
·城市眺望景观中视点和视廊的选取 | 第61-65页 |
·标志性景观区的重要观赏视点和视廊的选取 | 第61-62页 |
·主体视景内自然制高点的视线分析 | 第62页 |
·主要眺望动线的视线分析 | 第62-63页 |
·主体视景区视觉控制的量化分析 | 第63-65页 |
·城市眺望景观的规划与控制方法 | 第65-69页 |
·全景眺望景观的规划与控制 | 第66页 |
·远景眺望景观的规划与控制 | 第66-67页 |
·框景眺望景观的规划与控制 | 第67-69页 |
第4章 城市眺望景观规划的编制形式研究 | 第69-79页 |
·欧美国家景观规划体系借鉴 | 第69-72页 |
·专项景观规划 | 第69-70页 |
·专项景观规划的相关政策 | 第70页 |
·地区详细规划控制 | 第70-71页 |
·协商、裁定引导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我国眺望景观规划编制现状及问题 | 第72-75页 |
·法定规划中的眺望景观控制 | 第72-74页 |
·非法定规划中的眺望景观控制 | 第74-75页 |
·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景观控制 | 第75-78页 |
·城市设计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组合 | 第75-76页 |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合 | 第76-77页 |
·规划模式创新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城市眺望景观规划的实施方法研究 | 第79-85页 |
·景观规划控制的实施途径 | 第79页 |
·欧美国家景观规划控制实施方式借鉴 | 第79-81页 |
·欧美国家景观规划控制的体制 | 第79-80页 |
·欧美国家在景观政策体系上的特点 | 第80-81页 |
·我国城市眺望景观控制实施现状问题 | 第81页 |
·城市眺望景观控制实施管理方式 | 第81-85页 |
·制定规划管理导则 | 第81-83页 |
·健全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 | 第83页 |
·运用合理的规划行政手段 | 第83-85页 |
第6章 实例研究——涪陵城市眺望景观的规划控制 | 第85-109页 |
·三峡库区城市景观的特色与危机 | 第85-86页 |
·城市景观资源受到了快速城市化的“建设性破坏” | 第85页 |
·城市景观缺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化的认同 | 第85-86页 |
·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和管理控制手段 | 第86页 |
·涪陵城市眺望景观的现状特征 | 第86-87页 |
·涪陵城市眺望景观规划编制形式 | 第87页 |
·涪陵城市眺望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 第87-94页 |
·公共参与的涪陵城市特色研究 | 第87-91页 |
·多因子叠加的景观现状评价 | 第91-92页 |
·GIS软件平台比较分析的地貌多样性评价 | 第92-93页 |
·视觉分析 | 第93-94页 |
·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策略 | 第94-100页 |
·功能分区控制策略 | 第94-96页 |
·山水保护及生态还原策略 | 第96-97页 |
·城市文化留存策略 | 第97-98页 |
·城市景观意象显著化策略 | 第98-100页 |
·涪陵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 | 第100-107页 |
·眺望点确定 | 第100-101页 |
·全景式眺望景观控制 | 第101-103页 |
·远景式眺望景观控制 | 第103-105页 |
·框景式眺望景观控制 | 第105-107页 |
·涪陵城市眺望景观规划控制管理导则 | 第107-109页 |
·五线管理导则 | 第107-108页 |
·五线管理导则实例 | 第108-10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研究总结 | 第109-110页 |
·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