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 第9-21页 |
(一) 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分析 | 第9-17页 |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第9-11页 |
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悬殊明显 | 第11-15页 |
3、城乡居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快慢不一 | 第15-17页 |
(二)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原因 | 第17-19页 |
1、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抉择使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 第17页 |
2、城乡产业结构失衡 | 第17-18页 |
3、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 第18页 |
4、长期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分割,限制了农业人口自由流动 | 第18页 |
5、国家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三)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 第19-21页 |
1、城乡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 第19页 |
2、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城乡一体化 | 第19-21页 |
二、信息化与城乡一体化 | 第21-30页 |
(一) 城乡一体化内涵 | 第21-23页 |
1、释义城乡一体化 | 第21-22页 |
2、解析城乡一体化 | 第22-23页 |
(二) 城乡一体化不同发展模式 | 第23-26页 |
1、“成都模式”:三三见六、五个意识 | 第23-24页 |
2、“嘉兴模式”: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24-25页 |
3、“义乌模式”:以城促乡的城乡一体化 | 第25页 |
4、启示 | 第25-26页 |
(三) 信息化与城乡一体化 | 第26-30页 |
1、信息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 第26-27页 |
2、信息化内涵及意义 | 第27-28页 |
3、信息化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三、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 | 第30-33页 |
(一) 中外数字鸿沟与经济比较 | 第30-32页 |
(二) 国内地区发展失衡 | 第32-33页 |
四、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33-43页 |
(一) 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 | 第33-35页 |
1、提高资源利用率 | 第33页 |
2、加强信息流通,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 第33-34页 |
3、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 第34页 |
5、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34页 |
6、促进农科教结合,加快农业生产技术传播和推广 | 第34-35页 |
(二) 信息化对“三农”经济的重塑 | 第35-37页 |
1、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 第35页 |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表现 | 第35-37页 |
(三) 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 第37-41页 |
1、从信息化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第38-39页 |
2、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 第39-41页 |
(四) 信息化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 第41-43页 |
1、农产品市场走向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1页 |
2、信息化是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 第41-42页 |
3、农产品信息市场的建设 | 第42-43页 |
五、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43-59页 |
(一) 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43-48页 |
1、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43-44页 |
2、成都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现状 | 第44-46页 |
3、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8页 |
(二) 实现现阶段农业信息化的任务 | 第48-56页 |
1、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基础网络向农村的延伸 | 第48-50页 |
2、大力推进已建应用系统向基层延伸 | 第50-51页 |
3、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在农村的辐射面 | 第51-52页 |
4、整合信息资源、促进面向“三农”的跨行业和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 第52-53页 |
5、建设内容全面的农业信息网站 | 第53-55页 |
6、积极发展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 | 第55-56页 |
(三) 加快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 第56-59页 |
1、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管理体系 | 第56页 |
2、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 第56-57页 |
3、加快形成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投融资体系 | 第57页 |
4、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 第57-58页 |
5、梯度推进与节点推进结合、典型试点与普遍推广结合,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第58-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0-61页 |
声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