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调试子系统设计和实现
目录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概况 | 第11-16页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11-12页 |
·嵌入式开发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宿主机 | 第12页 |
·目标机 | 第12-13页 |
·交叉开发环境 | 第13页 |
·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 第13-16页 |
第3章 调试技术概述 | 第16-26页 |
·关于调试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断点&观察点&捕捉点 | 第16页 |
·单步模式 | 第16页 |
·单步执行 | 第16-17页 |
·继续执行 | 第17页 |
·栈帧 | 第17页 |
·硬件调试技术 | 第17-22页 |
·Crash and Burn | 第17-18页 |
·ROM Monitor | 第18-19页 |
·ROM Emulator | 第19页 |
·In-Circuit Emulator | 第19-20页 |
·On-chip-Debug | 第20-22页 |
·软件调试技术 | 第22-23页 |
·GDB-Stub方案介绍 | 第22-23页 |
·GDBServer方案介绍 | 第23页 |
·虚拟机调试技术 | 第23-24页 |
·基于SkyEye调试介绍 | 第23-24页 |
·调试技术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DCP调试通信协议 | 第26-30页 |
·概述 | 第26页 |
·DCP与RSP的差异 | 第26页 |
·协议包格式 | 第26-27页 |
·校验算法 | 第27页 |
·命令包解析 | 第27-29页 |
·特殊回复包 | 第29页 |
·DCP使用例子 | 第29-30页 |
第5章 Wukong调试子系统 | 第30-50页 |
·使用流程简介 | 第30-31页 |
·总体概述 | 第31-32页 |
·系统结构 | 第31-32页 |
·虚拟机端调试设计与实现 | 第32-42页 |
·有关设计的一些考虑 | 第32-33页 |
·统一调试接口 | 第33-35页 |
·调试协议模块 | 第35-37页 |
·通信模块 | 第37页 |
·内核信息感知 | 第37-38页 |
·虚拟机内断点机制 | 第38-40页 |
·特殊断点机制 | 第40页 |
·虚拟机端机器状态切换 | 第40-42页 |
·远程交叉调试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7页 |
·概述 | 第42页 |
·结构设计与实现 | 第42-47页 |
·优势与不足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调试子系统的使用 | 第50-52页 |
·调试系统程序 | 第50-51页 |
·传统调试方法 | 第50-51页 |
·虚拟机调试方法 | 第51页 |
·调试应用程序 | 第51-52页 |
·传统调试方法 | 第51页 |
·虚拟机调试方法 | 第51-5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总结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