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6-22页 |
·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土地利用伦理学理论 | 第16-17页 |
·土地不可逆过程理论 | 第17-18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18页 |
·人地共生理论 | 第18-19页 |
·地租、地价理论 | 第19页 |
·土地区位理论 | 第19-20页 |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 第20页 |
·采用的基本方法 | 第20-22页 |
3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 第22-35页 |
·太原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22-24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自然条件 | 第22-23页 |
·旅游资源 | 第23页 |
·太原市林业状况 | 第23-24页 |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第24-35页 |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 | 第24-25页 |
·太原市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 | 第25-28页 |
·太原市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分析 | 第28-30页 |
·太原市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 第30-35页 |
4 太原市1990-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40页 |
·2002年太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上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分布情况 | 第35-36页 |
·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分析 | 第36-37页 |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第37页 |
·1990-2002年间太原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37-39页 |
·上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5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 | 第40-46页 |
·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人口与建设用地关系分析 | 第41-42页 |
·GDP与建设用地关系分析 | 第42页 |
·太原市建设用地总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2-46页 |
·灰色系统分析 | 第42-43页 |
·太原市建设用地总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3-46页 |
6 太原市市区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46-49页 |
7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加强对太原市城市功能的定位思考,确保其持续发展 | 第49-50页 |
·太原市城市性质的回顾 | 第49页 |
·城市功能的再定位思考 | 第49-50页 |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50-51页 |
·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 | 第50页 |
·注重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 第50-51页 |
·树立土地利用规划的新理念,加强其实施效果 | 第51页 |
·充分发挥土地用途管制的作用 | 第51页 |
·充分考虑污染对土地的影响 | 第51-52页 |
8 结语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 第52页 |
·土地利用现状方面 | 第52页 |
·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面 | 第52-53页 |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 第53页 |
·特色 | 第53页 |
·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