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IPSec协议的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9-10页
  1.1.1 Internet数据安全传输的实用意义第9页
  1.1.2 Internet数据传输领域安全研究状况第9-10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1.2.1 Internet数据安全传输实现的困难第10页
  1.2.2 VPN技术简介第10-11页
  1.2.3 利用IPSEC实现VPN第11-14页
  1.2.4 实现VPN对于房地产信息交易管理的重要意义第14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封包截获技术第16-28页
 2.1 WINDOWS操作系统TCP/IP协议实现剖析第16-18页
  2.1.1 Windows操作系统总体架构第16页
  2.1.2 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OSI模型第16-17页
  2.1.3 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TCP/IP协议第17-18页
 2.2 设备驱动程序简介第18-24页
  2.2.1 Win32驱动程序模型简介第19页
  2.2.2 WDM特性第19页
  2.2.3 WDM工作原理第19-24页
 2.3 C语言、DDK简介第24-25页
  2.3.1 C语言简介第24-25页
  2.3.2 DDK开发工具简介第25页
 2.4 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截获网络封包第25-27页
  2.4.1 在传输层截获网络封包语言简介第26页
  2.4.2 利用NDIS截获网络封包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基于IPSEC协议的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第28-41页
 3.1 IPSEC安全体系结构第28-30页
  3.1.1 IPSec总体框架图第28-29页
  3.1.2 IPSec数据包处理流程图第29-30页
 3.2 IPSEC安全协议第30-34页
  3.2.1 基于IPv4的认证报头(AH)协议及实现第30-32页
  3.2.2 基于IPv4的封装安全负载(ESP)协议及实现第32-34页
 3.3 安全关联数据库SAD和安全策略数据库SPD第34-35页
 3.4 IKE密钥协商第35-37页
 3.5 权限策略管理系统第37页
 3.6 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UAD第37-39页
 3.7 具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的IPSEC安全体系结构第39页
 3.8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基于IPSEC协议的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系统详细设计第41-69页
 4.1 VPN安全网关系统架构图第41页
 4.2 本系统软硬件实现环境第41-42页
 4.3 具用户访问权限控制功能的VPN安全网关系统框架图第42-44页
 4.4 策略数据管理模块第44-50页
  4.4.1 安全关联数据库(SAD)第44-48页
  4.4.2 安全策略数据库(SPD)第48-50页
 4.5 IKE密钥交换模块第50-59页
  4.5.1 模块功能简要介绍第50-51页
  4.5.2 IKE管理模块第51页
  4.5.3 IKE监听模块第51页
  4.5.4 SA协商模块第51-59页
 4.6 IPSec处理模块第59-61页
  4.6.1 NDIS中间驱动程序第59-60页
  4.6.2 IPSec数据包接收处理模块第60页
  4.6.3 数据包接收处理算法描述第60-61页
  4.6.4 IPSec数据包发送处理函数第61页
  4.6.5 数据包发送处理算法描述第61页
 4.7 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管理模块第61-68页
  4.7.1 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管理基本思想第61-63页
  4.7.2 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UAD)第63-64页
  4.7.3 算法实现流程第64-66页
  4.7.4 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UAD)结构定义第66页
  4.7.5 主要功能函数第66-68页
 4.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总结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腾胶囊有效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对丹皮酚胂化合物作用的人肝癌细胞HepG2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