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6页 |
·课题的提出及HSE管理系统简介 | 第8-9页 |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目标 | 第8-9页 |
·石化工程建设HSE管理体系简介 | 第9页 |
·HSE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我国当前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现状 | 第10-11页 |
·石化建设行业HSE管理现状 | 第11页 |
·HSEMS建立和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MIS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开发HSE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和意义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HSE管理系统开发的的技术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构架 | 第16-27页 |
·C/S模式系统与B/S模式系统的比较 | 第16-19页 |
·C/S模式系统 | 第16-17页 |
·B/S模式系统 | 第17-19页 |
·B/S和C/S混合模式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Web相关技术 | 第20-26页 |
·Web核心技术 | 第20-23页 |
·Web技术在客户端的扩展 | 第23-25页 |
·Web技术在服务器端的扩展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第27-39页 |
·公司MIS系统总体框架 | 第27页 |
·HSE管理系统描述 | 第27-32页 |
·HSE管理体系各要素模块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HSE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 第28-30页 |
·HSE管理系统程序结构图 | 第30-32页 |
·HSE管理系统主要接口系统 | 第32页 |
·功能需求 | 第32-37页 |
·危害辨识及危险性评价 | 第34-35页 |
·危害辨识评价通知 | 第35-36页 |
·项目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查询,公司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查询 | 第36页 |
·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计划,重要危险因素控制清单查询 | 第36-37页 |
·系统配置 | 第37页 |
·需求说明(一般约束)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39-56页 |
·HSE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9-40页 |
·设计总体思想 | 第40页 |
·系统设计 | 第40-55页 |
·Struts框架 | 第40-47页 |
·利用struts框架进行系统设计需做的工作 | 第47-49页 |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HSE管理信息系统各WEB页面划分及各页面间的关系表 | 第50-51页 |
·部分相关代码 | 第51-54页 |
·数据库调用语句 | 第54-55页 |
·自动更新的实现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事故树分析系统 | 第56-72页 |
·方法概述 | 第56页 |
·事故树分析术语和符号 | 第56-57页 |
·事故树分析的术语 | 第56-57页 |
·事故树的符号 | 第57页 |
·故障树分析流程 | 第57-58页 |
·事故树构建 | 第58页 |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 第58-61页 |
·事故树软件系统描述 | 第61-71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61-63页 |
·事故树数据图形生成的主要算法描述 | 第63-64页 |
·事故树图形生成主要算法 | 第64-68页 |
·事故树定性分析算法设计和实现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总结 | 第72页 |
·进一步的研究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