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渠道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7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论文的相关理论第17-31页
 2.1 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第17-23页
  2.1.1 货币政策的利率机制观第17-20页
  2.1.2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机制观第20-23页
 2.2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渠道理论第23-29页
  2.2.1 托宾的q理论第23-25页
  2.2.2 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第25-26页
  2.2.3 通货膨胀效应第26-28页
  2.2.4 财富效应第28页
  2.2.5 居民资产负债表效应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货币政策传导与股票市场发展第31-48页
 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新变化第31-36页
  3.1.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第32-33页
  3.1.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变化的表现第33-36页
 3.2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宏观经济参数的国际比较第36-40页
  3.2.1 金融相关系数比较第36-37页
  3.2.2 各国金融资产结构比较第37-38页
  3.2.3 股票交易比例第38页
  3.2.4 上市公司数/GNP第38-39页
  3.2.5 股票发行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第39-40页
  3.2.6 小结第40页
 3.3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主要问题第40-46页
  3.3.1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分析第40-42页
  3.3.2 股票市场效率状况分析第42-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实证分析第48-66页
 4.1 内部传导分析第48-56页
  4.1.1 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反应第48-53页
  4.1.2 股票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第53-56页
 4.2 外部传导实证分析第56-65页
  4.2.1 数据说明第57-58页
  4.2.2 单位根检验第58页
  4.2.3 协整检验第58-59页
  4.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59-60页
  4.2.5 误差修正模型第60-62页
  4.2.6 对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第62-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疏通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渠道的对策建议第66-74页
 5.1 完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第66-68页
  5.1.1 重新确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第66-67页
  5.1.2 适时采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67-68页
 5.2 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第68-72页
  5.2.1 扩大市场容量提高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第69页
  5.2.2 重新定位市场功能第69-70页
  5.2.3 规范信息的生成和传递机制第70页
  5.2.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70-71页
  5.2.5 发展机构投资者第71页
  5.2.6 适时推出卖空机制第71-72页
 5.3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第72-73页
  5.3.1 大力发展货币市场第72页
  5.3.2 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第72-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毒抗痫胶囊治疗癫痫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黛西·米勒》中的道德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