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

电子调速器的容错冗余设计

第1章 绪论第1-20页
   ·引言第9页
   ·容错关键技术第9-16页
     ·硬件冗余第10-12页
     ·软件冗余第12-15页
     ·其它冗余方法第15-16页
   ·容错技术发展简史第16-18页
   ·本文研究背景第18页
   ·本文研究工作概要第18-20页
第2章 容错电子调速器总体框架设计第20-31页
   ·双机热备份系统总体构成第20-29页
     ·电子调速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第20-23页
     ·电子调速器故障来源和表现第23-25页
     ·电子调速器故障检测技术第25-26页
     ·双机热备份电子调速器组成第26-29页
   ·双机热备份容错系统开发环境第29-30页
     ·实时多任务软件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双机热备份技术硬件设计第31-48页
   ·双机通讯模块设计第31-32页
     ·双机通讯模块方案选定第31-32页
   ·CAN控制器SJA1000简介第32-34页
     ·SJA 1000的内部结构方框图第33-34页
   ·CAN收发器PCA82C250简介第34-35页
   ·CAN总线节点接口电路设计第35-39页
     ·CAN节点的结构框图第35-38页
     ·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的建构方法第38-39页
   ·SJA1000的增强模式(PeliCAN)第39-46页
     ·PeliCAN模式下SJA1000内部寄存器地址分配第40-41页
     ·PeliCAN模式下标准帧与扩展帧报文第41-43页
     ·SJA1000增强模式下验收滤波器的原理第43-46页
   ·总线切换电路模块设计第46-47页
     ·总线切换电路第46页
     ·总线切换电路工作原理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电子调速器双机热备份系统的通信技术第48-66页
   ·CAN总线分布式测控网络的建构方法第48-49页
   ·CAN节点的软件设计第49-62页
     ·SJA1000的初始化第50-56页
     ·CAN报文的发送第56-59页
     ·CAN报文的接收第59-61页
     ·传输延时第61-62页
   ·单片机系统的故障判断第62-64页
   ·CAN总线故障判断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双机备份系统的可靠性评价第66-79页
   ·可靠性的评价标准第66-67页
   ·组合模型第67-71页
     ·基本思想第67-68页
     ·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第68-69页
     ·电子调速器双机热备份系统的可靠性评价第69-71页
   ·马尔可夫模型第71-78页
     ·可靠性模型第71-74页
     ·电子调速器双机备份系统的可靠性评价第74-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实验调试第79-81页
   ·实验调试第79页
   ·仿真调试第79-81页
     ·硬件调试第79-80页
     ·软件调试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羊痘病毒基因缺失转移载体及基因缺失突变毒株的构建
下一篇:直链或螺旋桨状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