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及减震技术的发展 | 第17-27页 |
·精确建模的发展 | 第17-21页 |
·飞机起落架减震设计方案的发展 | 第21-27页 |
·研究工具方法的发展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起落架落震动力学分析 | 第30-49页 |
·计算多体动力学和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第30-31页 |
·基于ADAMS/Aircraft 的功能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第31-33页 |
·基于ADAMS/Aircraft 的飞机起落架数字化虚拟样机的实现 | 第33-48页 |
·虚拟样机的建造过程 | 第34-43页 |
·测试仿真与结果验证 | 第43-45页 |
·起落架虚拟样机的改进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全机着陆性能动力学分析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页 |
·全机着陆模型简介 | 第49-54页 |
·对称着陆情况 | 第50-52页 |
·非对称着陆情况 | 第52-54页 |
·在ADAMS/Aircraft 中全机数字化虚拟样机的实现 | 第54-62页 |
·全机虚拟样机的建造过程 | 第55页 |
·测试仿真与结果验证 | 第55-58页 |
·全机虚拟样机的改进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基于降落区概念的起落架着陆减震技术 | 第63-78页 |
·降落区模型的建立 | 第63-64页 |
·带有降落区的飞机着陆动力学分析模型 | 第64-69页 |
·坐标系的定义 | 第64页 |
·带降落区的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模型 | 第64-69页 |
·数值仿真分析 | 第69-77页 |
·起落架落震仿真计算 | 第69-73页 |
·基于新模型的数值仿真及与原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降落区的主要设计参数对于飞机着陆冲击力的影响 | 第78-87页 |
·降落区浮动板重量对于飞机着陆冲击力的影响 | 第78-80页 |
·降落区支撑弹簧刚度系数对于飞机着陆冲击力的影响 | 第80-82页 |
·降落区支撑阻尼器阻尼系数对于飞机着陆冲击力的影响 | 第82-84页 |
·降落区浮动板突出高度对于飞机着陆冲击力的影响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舰载机着舰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新技术研究 | 第87-102页 |
·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动力学分析 | 第87-95页 |
·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动力学分析模型 | 第87-92页 |
·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动力学分析及数值仿真 | 第92-93页 |
·航母运动参数对于起落架着舰冲击力的影响 | 第93-95页 |
·降落区模型的引入 | 第95-101页 |
·系统坐标系的定义 | 第96页 |
·系统运动方程 | 第96-99页 |
·仿真分析与结果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总结 | 第102-103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