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关节机构设计与理论研究
| 1. 绪论 | 第1-15页 |
| 1.1 仿生ALUV步行机器人概述 | 第7-8页 |
| 1.2 仿生 ALUV步行机器人关节概述 | 第8页 |
| 1.3 国内外仿生机器人关节的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 1.4 机器人关节的仿生概念和特点 | 第10-11页 |
| 1.4.1 机器人关节仿生学概念 | 第10-11页 |
| 1.4.2 关节仿生的特点 | 第11页 |
| 1.5 仿生关节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 第11-13页 |
| 1.5.1 仿生关节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1.5.2 仿生关节的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3-15页 |
| 2. 仿生关节的机构分析 | 第15-24页 |
| 2.1 概述 | 第15页 |
| 2.2 关节运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 第15-20页 |
| 2.2.1 蟹关节的基础知识 | 第15-19页 |
| 2.2.2 关节的运动形式的选择 | 第19页 |
| 2.2.3 关节机构方案的选择 | 第19-20页 |
| 2.2.4 自由度计算方法 | 第20页 |
| 2.3 关节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 第20-23页 |
| 2.3.1 关节的机构设计 | 第20页 |
| 2.3.2 关节机构的工艺分析与设计 | 第20-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仿生关节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 第24-53页 |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 3.2 机构的位置分析 | 第25-29页 |
| 3.2.1 引言 | 第25页 |
| 3.2.2 位置正解 | 第25-29页 |
| 3.3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29-39页 |
| 3.3.1 机构的速度分析 | 第30-35页 |
| 3.3.2 机构的加速度分析 | 第35-39页 |
| 3.4 关节的动力学分析 | 第39-41页 |
| 3.5 关节机构的仿真分析 | 第41-52页 |
| 3.5.1 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42-44页 |
| 3.5.2 运动模拟 | 第44页 |
| 3.5.3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44-50页 |
| 3.5.4 对力的分析 | 第50-5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4. 仿生关节的机构性能分析 | 第53-65页 |
| 4.1 仿生关节的奇异位形分析 | 第53-57页 |
| 4.1.1 机构的奇异位形概述 | 第53页 |
| 4.1.2 仿生关节的奇异位形分析 | 第53-56页 |
| 4.1.3 仿生关节奇异位形下的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 4.2 机构工作空间初步分析 | 第57-64页 |
| 4.2.1 引言 | 第57页 |
| 4.2.2 工作空间的确定方法 | 第57-60页 |
| 4.3.3 实例计算 | 第60-61页 |
| 4.3.4 影响工作空间的因素 | 第61-63页 |
| 4.3.5 结论 | 第63-64页 |
| 4.4 机构的其它性能介绍 | 第64页 |
| 4.4.1 误差分析和补偿 | 第64页 |
| 4.4.2 机构的灵巧性分析 | 第6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5. 仿生关节的控制策略 | 第65-76页 |
| 5.1 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第65-70页 |
| 5.1.1 概述 | 第65页 |
| 5.1.2 驱动系统的选择 | 第65-66页 |
| 5.1.3 驱动系统的设计 | 第66-70页 |
| 5.2 仿生关节的液压伺服控制策略 | 第70-75页 |
| 5.2.1 液压控制系统概述 | 第70-71页 |
| 5.2.2 仿生关节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71-7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附录 | 第8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