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纳米材料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1页
 1.1 纳米科学与技术第10-11页
  1.1.1 概述第10页
  1.1.2 纳米材料及其性质第10页
  1.1.3 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0-11页
 1.2 化学修饰电极第11-14页
  1.2.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第11-12页
  1.2.2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意义与应用第12页
  1.2.3 化学修饰电极用于分析的基本要求第12-14页
 1.3 化学修饰电极的电催化作用第14-17页
  1.3.1 纳米材料在电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1.3.2 纳米材料化学传感器的展望第16-17页
 1.4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第17-19页
 参考文献第19-31页
第二章 铜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氨基酸第31-45页
 2.1 前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2.2.1 试剂第32页
  2.2.2 仪器第32页
  2.2.3 铜纳米粒子的合成和表征第32-33页
  2.2.4 纳米铜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第33页
  2.2.5 镀铜玻碳电极的制备第33页
  2.2.6 测定步骤第33-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2.3.1 响应机理及pH值的影响第34-36页
  2.3.2 铜圆盘电极、镀铜玻碳电极与铜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的比较第36-37页
  2.3.3 扫速的影响第37页
  2.3.4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的影响第37-38页
  2.3.5 铜纳米粒子修饰含量的影响第38页
  2.3.6 线性范围与检测下限第38-39页
  2.3.7 回收率的测定第39-40页
  2.3.8 对其它氨基酸的定量分析第40-41页
  2.3.9 重现性和干扰试验第41-42页
 2.4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三章 直接电位法测定水中H_2O_2第45-58页
 3.1 前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3.2.1 试剂第46页
  3.2.2 仪器第46页
  3.2.3 二氧化锰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第46-47页
  3.2.4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过氧化氢的标定第47页
  3.2.5 测定方法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pH值的影响及响应机理初探第47-49页
  3.3.2 不同粘合剂的比较第49-50页
  3.3.3 二氧化锰修饰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3.3.4 温度的影响第51页
  3.3.5 测定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第51-52页
  3.3.6 对pH的响应第52-53页
  3.3.7 电极的选择性第53-54页
  3.3.8 电极的重现性和响应时间第54-55页
  3.3.9 回收率的测定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 无标准试剂电位滴定过氧化氢第58-68页
 4.1 前言第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4.2.1 试剂第58-59页
  4.2.2 仪器第59页
  4.2.3 β-MnO_2纳米棒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第59页
  4.2.4 β-MnO_2纳米棒的合成第59页
  4.2.5 测定方法第59-60页
  4.2.6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过氧化氢的标定第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4.3.1 不同pH值底液的选择第60-61页
  4.3.2 β-MnO_2纳米棒修饰含量的影响第61-62页
  4.3.3 电极的稳定性第62页
  4.3.4 标准溶液的滴定分析与重现性试验第62-63页
  4.3.5 未知样的经典化学滴定分析和本电位滴定分析的比较第63-64页
  4.3.6 干扰试验第64页
  4.3.7 响应机理初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第68-69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过因特网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下一篇:学习策略训练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对农村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