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永乐宫壁画艺术概况 | 第7-14页 |
第一节 永乐宫壁画内容简介 | 第7-8页 |
第二节 永乐宫壁画风格形成的渊源 | 第8-9页 |
第三节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解析 | 第9-12页 |
一、充分饱满的构图和人物造型 | 第9-10页 |
二、丰富绚丽的色彩 | 第10页 |
三、笔墨的运用 | 第10-11页 |
四、气韵生动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永乐宫壁画的历史意义 | 第12-14页 |
一、为研究道教文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第12-13页 |
二、在壁画历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永乐宫壁画线描的艺术特色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壁画中线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4-17页 |
一、铁线描 | 第15-16页 |
二、兰叶描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线描的装饰性 | 第17-20页 |
一、线描的节奏感 | 第18-19页 |
二、线条的情感表达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线造型的书法性 | 第20-23页 |
一、用笔的韵律之美 | 第20-21页 |
二、形式上富有的张力之感 | 第21-22页 |
三、抽象饱满的内涵 | 第22-23页 |
第四节 以线造型在绘画中的运用 | 第23-25页 |
一、以线造型的形式特点 | 第23-24页 |
二、绘画中线的程式化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永乐宫壁画线描对之后绘画作品的启示与运用 | 第25-35页 |
第一节 永乐宫壁画线描对明代壁画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一、明代山西壁画 | 第26-27页 |
二、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画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永乐宫壁画线描在现当代中国画中的运用和启发 | 第28-31页 |
一、线描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二、线描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永乐宫壁画线描对我在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影响 | 第31-35页 |
一、少数民族题材绘画 | 第32-33页 |
二、永乐宫壁画线条特点对我创作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启示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附图 | 第37-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