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概述 | 第10-19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含义与意义 | 第10-12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含义 | 第10-12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意义 | 第12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资本保全理论 | 第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4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4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要素 | 第14-16页 |
·评价主体 | 第14-15页 |
·评价客体 | 第15页 |
·评价指标 | 第15-16页 |
·评价标准 | 第16页 |
·评价方法 | 第16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程序 | 第16-19页 |
·确立评价目标 | 第16-17页 |
·设计评价指标 | 第17页 |
·获取评价信息 | 第17页 |
·选择评价标准 | 第17页 |
·形成评价结论 | 第17-18页 |
·指明努力方向 | 第18-19页 |
2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及评价 | 第19-32页 |
·财务模式——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价值模式——EVA指标的应用及评价 | 第20-26页 |
·EVA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EVA的优点 | 第22-24页 |
·EVA的缺陷 | 第24-25页 |
·对EVA的改进 | 第25-26页 |
·平衡模式—平衡记分卡(BCS)的应用及评价 | 第26-32页 |
·平衡记分卡的内容 | 第27-28页 |
·平衡记分卡的优点 | 第28-29页 |
·平衡记分卡的不足 | 第29-30页 |
·应用平衡计分卡应注意的问题 | 第30-32页 |
3 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应用与评析 | 第32-38页 |
·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沿革 | 第32-35页 |
·新中国成立后至《企业财务通则》颁布时期 | 第32-33页 |
·《企业财务通则》颁布至《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出台时期 | 第33页 |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出台至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出台时期 | 第33-34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出台至今 | 第34-35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 | 第35-38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 | 第35-36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 第36-38页 |
4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9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特征与构建原则 | 第38-40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特征 | 第38-39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9-40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9页 |
·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创新 | 第40-42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 | 第42-46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46-47页 |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2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