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引言 | 第4-5页 |
一、建国前夕中共对革命向建设转变的战略构想 | 第5-9页 |
(一) 中共工作重心的适时转移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前提条件 | 第5-6页 |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物质基础 | 第6-7页 |
(三) 人民民主专政是革命向建设和平转变的政治保障 | 第7-8页 |
(四) “兼容并包”的文化建设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思想支持 | 第8页 |
(五) 担负双重任务的人民军队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坚强柱石 | 第8-9页 |
(六) “两个务必”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执政保证 | 第9页 |
二、建国初期中共从革命向建设转变的理论与实践 | 第9-15页 |
(一) “革命为建设扫除障碍”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理论出发点 | 第9-10页 |
(二) 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革命向建设转变的基本方略 | 第10-11页 |
(三) 对待资产阶级既团结又斗争 | 第11-12页 |
(四) 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 第12-13页 |
(五) 向社会主义挺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整合 | 第13-15页 |
三、建国前后中共从革命向建设没有实现彻底转变的原因 | 第15-18页 |
(一) 与资产阶级的较量:“三反”、“五反”运动的启示 | 第15页 |
(二) 对农民“自发力量”发展的恐惧 | 第15-16页 |
(三)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定 | 第16页 |
(四) 帝国主义的威胁和挑战 | 第16-17页 |
(五) 苏联和一系列东欧国家的影响 | 第17页 |
(六)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的罅漏 | 第17-18页 |
(七) 不断革命的思维方式 | 第18页 |
四、历史的启示 | 第18-24页 |
(一)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尝试 | 第19-20页 |
(二) 从“剪不断,理还乱”到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 第20-21页 |
(三) 从“自相矛盾”的心路到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21-22页 |
(四) 从思维定势转换到与时俱进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英文摘要 | 第24-25页 |
注释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后记 | 第29-30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0页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