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 引言 | 第12-13页 |
| 1.1 电化学 | 第12页 |
| 1.2 电化学催化 | 第12页 |
| 1.3 电分析化学 | 第12-13页 |
| 2 理论部分 | 第13-18页 |
| 2.1 电催化作用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 第13页 |
| 2.2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 | 第13-16页 |
| 2.3 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SWV) | 第16页 |
| 2.4 计时法 | 第16-18页 |
| 3 二茂铁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3.1 二茂铁的发现、结构及用途 | 第18-19页 |
| 3.2 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19页 |
| 4 生物/药物小分子的电化学研究 | 第19-20页 |
| 5 二茂铁衍生物对生物/药物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 | 第20-21页 |
| 5.1 L-半胱氨酸 | 第21页 |
| 5.2 异烟肼 | 第21页 |
| 6 苦参类生物碱的直接电化学研究 | 第21-22页 |
| 7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二茂铁甲基季铵盐电催化氧化L-半胱氨酸的电化学及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 第23-35页 |
| 1 引言 | 第23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 2.1 仪器及试剂 | 第23-24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3 结果与讨沦 | 第24-33页 |
| 3.1 (FcM)TMA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24-26页 |
| 3.2 (FcM)TMA电催化氧化L-Cys的伏安行为 | 第26-29页 |
| 3.3 (FcM)TMA电催化氧化L-Cys的动力学研究 | 第29-33页 |
| 4 结论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二茂铁甲基季铵盐催化氧化异烟肼的电化学、电化学动力学及其电分析方法研究 | 第35-49页 |
| 1 引言 | 第35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2.1 仪器及试剂 | 第35-36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7页 |
| 3.1 (FcM)TMA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36-38页 |
| 3.2 (FcM)TMA电催化氧化异烟肼的伏安行为 | 第38-41页 |
| 3.3 (FcM)TMA电催化氧化异烟肼的动力学研究 | 第41-44页 |
| 3.4 催化体系的方波伏安行为 | 第44-45页 |
| 3.5 方波伏安法对异烟肼药品的测定 | 第45-47页 |
| 4 结论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苦参类生物碱的直接电化学、电化学动力学及其电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49-60页 |
| 1 引言 | 第49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2.1 仪器及试剂 | 第50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 3.1 在生理介质中MT,OMT,SR和OSR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50-53页 |
| 3.2 苦参类生物碱的电化学动力学 | 第53-56页 |
| 3.3 MT和SR的方波伏安行为及其药品的含量测定 | 第56-59页 |
| 4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