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农田氮素流失量对水体影响 | 第13-14页 |
| ·氮素流失机制研究 | 第14-20页 |
| ·氮素流失途径 | 第14-17页 |
| ·氮素流失量化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氮素流失控制策略 | 第20-23页 |
| ·污染源控制 | 第20-21页 |
| ·流失途径控制 | 第21-22页 |
| ·氮素污染控制综合管理 | 第22-23页 |
| ·本试验研究内容和现实意义 | 第23-2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 ·大田试验 | 第25-27页 |
| ·大田试验设计 | 第25页 |
| ·大田施氮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 ·大田渗漏计设计 | 第26页 |
| ·大田水样采集 | 第26-27页 |
| ·网室盆栽试验 | 第27-28页 |
| ·网室盆栽试验设计 | 第27页 |
| ·网室盆栽施氮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 ·网室渗漏装置设计 | 第28页 |
| ·网室试验水样采集 | 第28页 |
| ·水样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29-49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田面水氮素、磷素浓度研究 | 第29-33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田面水氮素动态浓度变化 | 第29-30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田面水中氨氮/全氮的动态变化 | 第30-32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田面水磷素动态浓度变化 | 第32-33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田面水全氮/全磷的动态变化 | 第33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渗漏水氮素、磷素浓度研究 | 第33-38页 |
| ·大田渗漏水中铵态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33-34页 |
| ·大田渗漏水中硝态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34-36页 |
| ·大田渗漏水中全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36页 |
| ·大田渗漏水中硝态氮/全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36-37页 |
| ·不同施氮水平渗漏水中全磷浓度特点 | 第37页 |
| ·大田渗漏水中氮素平均浓度比较 | 第37-38页 |
| ·大田不同施氮水平渗漏计中渗漏量研究 | 第38-40页 |
| ·大田渗漏量与施氮水平的关系 | 第38-39页 |
| ·大田渗漏量与产量的关系 | 第39-40页 |
| ·网室不同盆栽处理渗漏水氮素浓度研究 | 第40-46页 |
| ·网室盆栽渗漏水中铵态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40-41页 |
| ·网室盆栽渗漏水中硝态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41-42页 |
| ·网室盆栽渗漏水中全氮浓度动态变化 | 第42页 |
| ·网室盆栽渗漏水中铵态氮、硝态氮平均浓度占全氮浓度的比值 | 第42-43页 |
| ·网室盆栽与大田渗漏水硝态氮浓度变化比较 | 第43-44页 |
| ·网室盆栽渗漏水中氮素浓度拟合模式表征 | 第44-46页 |
| ·网室盆栽氮素渗漏量研究 | 第46页 |
| ·盆栽模拟稻田模式产生的渗漏量研究 | 第46-49页 |
| ·稻田渗漏量估算 | 第46-47页 |
| ·稻田渗漏量边际效应分析 | 第47页 |
| ·水稻生产的氮素渗漏代价分析 | 第47-48页 |
| ·稻田渗漏量与施肥量模式拟合 | 第48-49页 |
| 4 结论 | 第49-51页 |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